學生台灣語文促進會tī 1992年成立, 1996年了後ê運作kap chìn前khah無kâng, 無koh選會長, kúi ê積極參與者長期來hōaⁿ核心運作ê事工, 1999年開始辦台語生活營, ta̍k冬選1 ê籌備ê召集人負責, 1999年10--月發刊《TGB通訊》, ta̍k月日出刊, 到2010年10--月出到第133期. Chit篇文章簡單整理1996年到taⁿ促進會ê發展hō-jiah, mā紹介出刊超過12冬ê《TGB通訊》.
社會參與
台灣人反抗ê力量迫中華民國tī 1996年開放總統民選, tī選舉期間, 中國為beh阻擋台灣行向獨立自主ê趨勢, 以台灣做目標進行飛彈試射演習, 台灣島內ê China統治集團mā全力壓制社會力ê覺醒, 台灣社會有嚴重ê信心危機, 充滿不安kap投降ê氣氛.
3月初9, 促進會成員tī台北二二八公園襄陽路大門口靜坐, 呼籲社會m̄-thang驚中國ê威脅, ài kā台灣人ê主體立場chiú hō͘ tiâu; 靜坐期間有遊行去教育部抗議, koh燒充滿中國意識ê教科書, 要求ài sûi停止用中國意識來kā台灣gín-á洗腦. Chit-pái靜坐行動維持17工, 一直到3月25 chiah結束. 發起靜坐--ê有台大, 政大, 淡江, 東吳, 師大, 成大, 清大, 交大等各學校ê台語文社kap台灣文化研究社成員.
對chit-pái靜坐活動, 「創國基金會」提供真大ê支援. 創國基金會是過去流亡日本ê烏名單郭榮桔創辦--ê, 辦公室tō tī台北市襄陽路二二八公園對面, hit-tang-chūn促進會創會成員Looⁿg tī hia做專職, 促進會成員本底tō chhiâng-chāi tī hia行踏. 17工靜坐行動結束了後, 為beh延續靜坐行動ê力量, 成立「台灣學生工作隊」, 尾手淡江台文社ê張志偉koh招參與靜坐ê台語學生tī創國基金會辦過3~4 pái座談討論, 邀請運動界sianpai kap學生對話.
1997年9--月開始, 參與靜坐ê台語學生ta̍k禮拜6暗sio招tī創國基金會聚會, 就台灣社會各方面ê問題來對話, 交換觀點, àn-sǹg beh累積未來tàu-tīn運作ê共識. 10月初2開始, ta̍k-ê拜6聚會討論soah, sûi寫稿, 編輯, 出刊《台獨Hó͘-lān報》(A4版面, 4頁, lóng-chóng出6期, 使用無標調ê教會羅馬字), 用khah khoe-hâi, khah輕鬆ê方式來表達無kâng ê觀點, 想beh刺激運動kho͘-á ê反省, 像第1期ê〈週休二日建國論〉tō直接khau-sé運動kho͘-á pháng運動ê態度. 聚會成員mā tī「BBS台灣文化資訊站」成立1 ê版, 利用網路來聯絡iah是交換, 討論看法.
1998年年初郭榮桔tī日本過身, 創國基金會choaⁿ-á án-ne來停辦, 2--月聚會sóa到台語文sianpai A仁kap A惠開ê「Châu-khut咖啡」(tī台北公館), 繼續ta̍k禮拜1 pái ê討論會kap讀冊會, 一直維持到1998月12--月chiah停--起-來.
清華大學教授李家維以「Taiwan, China」ê身分, tī國際科學期刊《Science》發表論文. 1998年3--月清大kap交大台研社sì-kè走chông kā檢舉, lō͘尾決定beh tiàm學校kā chhiàng聲. 4月24透早, 台灣學生工作隊(促進會) kap台灣青年成長團tī新竹清華大學大門口靜坐抗議, 提醒受台灣人民供養ê學者tio̍h-ài有社會責任, 若為tio̍h個人ê利益去配合中國「學術統戰」ê企圖, 台灣人ài kā phìⁿ-siùⁿ.
續接, 中央研究院院長李遠哲kap台灣12間大學校長beh去中國參加北京大學100周年校慶. 4月28社運團體tī台大抗議, tī中國政府不斷打壓台灣ê時, 要求chit-kóa學術人享受台灣人民ê勞動成果, mā ài擔負in相對ê社會責任, 拒絕中國ê邀請, 避免pìⁿ做中國統戰ê工具. 4月30台灣學生工作隊苦勸台大校長陳維昭無成功, kap台灣青年成長團tī台灣大學大門口「禁食, 懺悔, 靜坐」1工. 5月初1, koh kap台灣青年電台, 建國廣場電台到中央研究院, 要求李遠哲mài去中國.
另外, 促進會成員mā一直有kā軍中人權促進會ê『黃媽媽』(陳碧娥) tàu-saⁿ-kāng, 支援受害者家屬ê抗議行動, mā sio連續kúi-nā冬(1998~2003)參與9月初3去台北大直忠烈祠ê抗議遊行. 2008年中, 北部ê成員參與淡水竹圍á在地發起ê「反淡北道路運動」, 反對一直為tio̍h開發, 為tio̍h財團ê利益來破壞環境.
台語生活營
1997年左右「台語學生」(促進會)對外開始使用「TGB」chit ê mà-khuh, TGB有「Tâi-Gí-Bûn」kap「Taiwanese Girls and Boys」ê意思.
1999年為tio̍h舉辦高中生台語生活營, 4--月先tī台東辦籌備kap幹部訓練(召集人是花師台語文社ê Abon), 確定營隊內容kap事工分配, 籌備營了後ta̍k月日有koh召集籌備會議, 台東籌備營kap籌備會議了後lóng有做會議記錄寄送hō͘參與籌備khang-khòe ê成員, che是尾手出刊《TGB通訊》ê由來. 8--月全國高中生台語生活營tī台東延平ê「布農部落」舉辦, 課程邀請陳明仁講台灣文學, 廖瑞銘講台灣歷史kap徐佳青講台灣環境.
TGB台語生活營ùi 1999年辦到2005年, 前後參與過籌備事工--ê有花蓮師院台語文社, 師範大學人文學社, 海洋大學鄉土研究社, 交大台灣文化研究社, 清大台灣文化研究社, 政大台灣文化社, 台北商專台語社, 台北大學青年社, 真理大學台灣文化社, 中山醫學大學福爾摩沙社, 中正大學台言社.
2000~2002年ê高中生台語生活營lóng tī新竹聖經學院舉辦, 2000年生活營營隊召集人iû-gôan是花師台語文社ê Abon, 課程有台灣文學(陳明仁), 台灣歷史(楊碧川), 台灣宗教(陳嘉式); koh有設計「Góa ê問題」來chhōa營隊成員討論各項議題. 2001年台語生活營營隊召集人是政大台文社ê Ui-chì, 課程有台灣歷史(楊碧川), 台灣文學(陳明仁), 台灣教育(李勤岸), 台灣族群(黃提銘), 台灣環境(賴青松), 台灣歌謠(陳豐惠); 「Góa ê問題」邀請林長昇, Looⁿg, 楊允言主持. 生活營結束了後, 工作幹部mā lóng分組繼續hām參與ê高中生學員維持聯絡.
檢討過去3冬高中生台語生活營ê效果了後, 2002年決定kā營隊招生對象換做大學生, 營隊召集人是政大台文社ê Kiàn-tì, 課程邀請蔡承維來講台灣歷史, koh有設計「台語文ê階級意義」,「原漢衝突」,「台灣查某」,「台灣族群」chit kúi ê主題來討論.
2003年生活營籌備ê時tō決定beh行入去社區. Chit冬營隊召集人是花師台語文社ê Tōa-thâu-liân (chit-chūn已經出業, tī台灣羅馬字協會做專職), tī埔里鯉魚潭ê謝緯記念青年營地舉辦, 有邀請丁鳳珍來講「台灣歷史」; mā安排TGB幹部ka-tī來chhōa「台灣族群」,「台灣歷史」,「台灣環境」3 ê主題討論; 請營地負責人賴貫一談族群sio-tak ê史觀; mā tī Pazeh kap Taⁿ-bí-kheⁿ社區行踏, 訪談, 親身體驗基層人民ê性命力.
2004年生活營辦tī西螺Pi-thâu-pòe, 營隊召集人是真理台文社ê Bō͘-chin (chit-chūn tī成大讀台文所), 請在地ê林志勳紹介Pi-thâu-pòe ê歷史, 地理故事, mā請i安排庄á頭行踏kap訪談, koh參觀在地ê「米ká廠」,「豆油工場」,「豆皮工場」; 長老教會ê杜謙遜紹介西螺廖文毅家族ê歷史; 教師聯盟ê廖學志mā chhōa ta̍k-ê「認識西螺」; 另外mā邀請Yawas kap Salilan以Truku族觀點, 用「Góa是番」來kap ta̍k-ê討論無kâng ê史觀.
2005年生活營tī宜蘭員山á舉辦, chit冬營隊無特別安排, 規劃課程iah是議題, tī hia hām tńg宜蘭草地種choh ê賴青松chò-hóe落田khau草, ku̍t菜kó͘, 體驗農村勞動ê生活; tī chit ê庄kha所在, hō͘ ka-tī沉底來看, 來聽, tòa tī無kāng所在ê朋友, mā借chit-pái機會, 有khah chē時間對話, 談理想, 討論時勢; tī chia mā體會in kā運動hām生活結合ê實踐方式.
2006年以後, tō無koh對外正式舉辦生活營.
TGB聚會
1999年高中生台語生活營了後, TGB核心參與者積極參與台語文運動kho͘-á ê活動kap事工, mā踏出學院ê世界, 不時拜訪台北各種運動kho͘-á ê sianpai.
2000年開始, TGB主動hām大學--nih其他運動性ê社團chih接, 交換, 討論對社會事ê觀點, mā ǹg望借chiah-ê對話累積未來chò-hóe行動ê可能性. Chit年10月21~22, 花師台語文社招ta̍k-ê tī花蓮壽豐鯉魚潭辦聯合迎新, 針對民族, 階級, 性別kap族群4 ê討論主題對話, 參與chit-pái聯合迎新活動--ê有花蓮師院台語文社, 哈客社, 查某社, 慈濟大學反社, 女社, 政大台文社, 台北大學青年社kap清大台研社.
Koh續接, TGB內部討論ê重點sóa ǹg時勢變化ê觀察, 2002年開始TGB成員sì-kè kap基層社會iah是工會ê朋友chih接, 訪談, thang好koh-khah tah-óa實際ê社會. Kāng hit時chūn, TGB內部一直teh討論beh án-chóaⁿ kā台語文ê信念落實tī具體ê事工, lō͘尾決定進行〈植物台灣名〉ê收集計畫, ē做chit項計畫是對參與台語文運動了後ê個人反省, 認為台語文運動推sak ê方向, m̄是強調中國詩, 詞iah讀經, mā m̄是強調台語jōa súi, 應該tio̍h ùi siōng身軀邊開始, ta̍k工出門看ē tio̍h ê樹á, 草á kap花, 應該tio̍h去知影in台語ê名. Chit ê計畫1部份成果有整理chiūⁿ網tī TGB ê網站. TGB chih接ê對象mā ta̍uh-ta̍uh-á行出台北城, 行ǹg工會, 社區, 部落去.
Koh來, pháng TGB ê核心參與者ta̍uh-ta̍uh-á出業離開學校, 出社會chia̍h頭路, 本底學校內底台語文社chiah-ê社團mā lóng無koh繼續經營, chit-chūn政治環境jú來jú開放, 社會ê物質環境mā一直teh改變, 網路資訊ê進步, mā改變少年人生活, chhit-thô kap接受資訊ê kòan-sì. 出業ê核心幹部iû-gôan kā TGB keng tiâu--leh, 真chē大學mā成立台語文kap台灣文學chiah-ê科系, 對青年, 學生ê khang-khòe真oh koh用學校社團ê模式經營, choaⁿ-á轉換做用網路, email為主ê方式.
2003年tī台中, 2004年tī台南開「TGB同窗會」, 邀請台語學生ê sianpai來kap chhím踏入chit ê kho͘-á ê少年家se̍k-sāi, 期待有機會kā「組織化」ê「通路」phah--開. 2005年3--月開始ta̍k月日辦1 pái TGB聚會, chit-chūn有kúi-nā ê促進會(台語學生)初期ê成員加入, 到taⁿ chit ê聚會繼續ta̍k月日teh進行, chhiâng-chāi參與ê成員有8~10 ê人.
Chit kúi冬聚會ê進行形式有kúi ê階段: chhím頭á是就時勢變化交換看法, mā借chit款方式hō͘參與ê成員互相了解; koh來是整理, 分享個人參與運動ê經驗; 2006年開始變做輪流「主題報告」, 有對台灣社會kap運動ê反省kap批判, 像「反殖民」,「教育問題」,「獨派觀察」,「SPD kap台灣選舉」; 有對世界ê觀察, 像「愛爾蘭獨立運動史」,「Mexico Zapata解放軍」,「全球化剝削」,「羅莎‧盧森堡」,「盧安達大屠殺」,「法國人民抗爭史」,「Birma/緬甸」,「Kosovo獨立」,「Tibet/維吾爾族/蒙古獨立運動」; mā有成員去無kāng所在行踏ê觀察整理, 像「南投中寮行踏」, mā有去外國ê觀察經驗分享,「New Zealand行踏」,「日本Kagoshima行踏」,「韓國行踏」,「越南行踏」.
2008年聚會koh轉換形式, 先進行kúi pái讀冊會, 了後開始討論到運動ê思想kap路線問題, 民主改革hām革命ê辯證關係, 民族解放kap階級解放ê辯證關係, 台灣運動ê批判kap經驗總結. Chiah-ê討論到taⁿ iáu teh繼續.
TGB通訊
1999年高中生台語生活營籌備期間, 有kā ta̍k月日籌備會議ê結論kap工作分配編做《TGB通訊》, 寄hō͘所有ê籌備幹部. 8--月生活營結束了後, 為beh hām參加營隊ê高中生維持聯絡, mā beh鼓舞ta̍k-ê繼續寫kap讀台文, 決定編輯《TGB通訊》, 10--月開始ta̍k月日月初出刊, 到2010年10--月出到第133期.
《TGB通訊》使用台灣羅馬字(教會羅馬字), Â版面, ta̍k期頁數無固定, siōng chió是8頁, siōng chē有編到44頁(第119期, 2009年8--月). Chhím頭主編是Tek-hôa, 第29期開始到taⁿ主編是Tōa-thâu-liân負責. 《TGB通訊》羅馬字chhím頭á是用美國蘇芝萌開發ê「Hotsys」系統, lō͘尾換用劉杰岳研發ê「Taiwanese Package」(TP), chit-má使用--ê是「Taiwanese Package 2.0」, 使用TP mā thang解決過去羅馬字調符chiūⁿ網ê困難.
《TGB通訊》出刊, tú開始是編輯完成了後, 影印紙本寄送hō͘ TGB幹部kap參加過生活營ê學員, 屬內部通訊ê性質, 尾手chiah擴大寄送hō͘ TGB以外ê有志hām TGB chih接過ê朋友(包括工會, 社區, 部落). 2002年3--月chiūⁿ網, 續接--落-來choaⁿ-á以網路傳播為主(內容chiūⁿ網了後koh發出刊ê email通知), 紙本減印真chē, chit-má 1期紙本kan-taⁿ影印40~50份.
內容編排方面, chhím頭是全羅kap漢羅對照, 尾手為tio̍h版面編排khah有變化, ta̍uh-ta̍uh-á改用漢羅為主, lō͘尾hām工會iah是社區ê朋友chih接jú來jú chē, koh無法tō͘進行羅馬字教學, 第61期(2004年10--月)開始, 考慮tio̍h beh kap chiah-ê朋友維持有效ê對話, 改版做台語kap華語對照版. Koh lō͘尾, 為beh擴大接觸, mā為tio̍h加強通訊ê內容, 第84期(2006年9--月)了後開始有收純華語ê文章.
就通訊刊--出-來ê文章內容來看, siōng頭á kúi期是以台語生活營做中心, 營隊幹部iah學員練寫性質ê短文iah是短詩mā佔真chē. 接續--來, 繼續參與TGB活動kap討論ê成員, 開始寫參與運動了後個人ê觀察kap衝擊, mā因為TGB內部討論ê方向, 發表tī《TGB通訊》ê文章批判性jú來jú明顯, 包括生活面觀察、對運動kho͘-á現象ê質疑hām反省. Koh來, 因為TGB kap運動ê基層參與者chih接, 訪談、觀察ê文章iah是心情記錄變做通訊ê主要內容, 〈入秋ê淡水街á〉(39期), 〈韌性〉(40期), 〈Góa是番!〉(47期), 〈TGB同窗會〉(60期).
同時, khah文學性ê文章mā khah chiap出現, 特別是小說, 像〈人間百合〉(50~55期), 〈4-kha-á kap桂竹〉(53期), 〈A-lân〉(63~68期), 〈愛台灣基金會〉(67~101期), 〈烏龍小傳〉(122期~). 記錄性iah故事性ê文章mā是真主要ê部份, 像Gio̍k-hōng〈A祖‧A公〉系列文章, Tōa-thâu-liân〈牛寮á ê故事〉(21期), 〈Tāi-sam出世Hit 1工〉(41期)等等; koh 1種mā佔真大比例ê文章, 是去無kāng所在行踏ê觀察記事hām反省, 像〈TGB南台灣行踏記事〉(48期), 〈勞動者ê社會哲學〉(50期), 〈越南行踏日記〉(61期), 〈維新志士ê氣魄〉(69期).
政治評論kap運動批判性質ê文章是《TGB通訊》siōng主要ê重心, 大略á ē-sái pun做2種:回應時事ê性質, 像〈Beh正siáⁿ-mih名?〉(45期), 〈歷史ê大賊kó͘〉(50期), 〈Siáng ê 228 ?〉(79期), (民進黨ê核心價值?)(81期), 〈歷史正義iah是轉型正義?〉(91期), 〈好騙pháiⁿ 教〉(110期), 〈無合法—無ha̍h siáng ê法?〉(116期), 〈Cháu-cheng ê 5‧1遊行〉(117期), 〈失業者ê目屎〉(125期), 〈Koh論流亡政府〉(133期); koh 另外1種是運動ê總結iah是整體性批判性質ê文章, 像〈環保運動kap勞工運動ê差別〉(65期), 〈228 ê兇手是中華民國〉(91期), 〈政治力kap社會力〉(95期), 〈Siáng ê民主? Siáⁿ-mih款台獨?〉(89期), 〈運動iah是選舉公司〉(99期), 〈20冬來ê錯誤kap矛盾〉(105~109期), 〈台灣獨立kap社會主義〉(116期).
《TGB通訊》ê文章反映--ê tō是TGB chit-ê團體ê思想, 1方面是tī參與TGB kap運動chit-ê過程--nih,個人思想kap心境狀態ê轉變, koh 1方面是對社會現象ê觀察hām反省、對政治事務ê檢討, hām對運動經驗ê總結kap批判.
TGB ùi台語文運動出發, m̄-koh m̄是lia̍h台語文運動做中心, 顛倒péng,是以整體台灣社會ê困境kap運動發展ê認知做基礎, 認為ài總結kap批判台灣運動發展ê經驗hām方向, 運動無應當是kā社會力「再體制化」, 思想kap行動ài保持「反體制」ê批判性.
對台灣運動ê發展, TGB認為無繼續反抗kap否定「中華民國體制」(無論是toh 1黨執政), tō無可能改變60冬來ê壓迫kap剝削, mā無可能改變台灣社會錯亂ê價值體系, 優勢者繼續享受特權kap資源, 被壓迫者iû-gôan是受壓迫kap剝削ê對象. 所謂ê「政黨輪替」、「民主化」kan-taⁿ一直kā外來殖民體制統治台灣60冬來形成ê利益結構「就地合法化」. 瓦解chit-ê權力結構——以被壓迫階級形成ê人民力量ián倒「中華民國體制」——chiah是台灣運動重新出發ê思想基礎, che mā是TGB一直以來beh總結kap批判台灣現有運動走向ê基本立場.
[編按] Chit篇文原發表tī《海翁台語文教學季刊》第10期(2010.12)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