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朋友在文化團體上班,最近找我去看了幾場戲,也常與他討論到工作上觀察到的現象,讓我對台灣的文化藝術團體以及文化運動的發展有不少觀察。

 

其中一場《浮浪貢開花》,「金枝演社」結合歌仔戲、歌劇(opera)和台灣餐廳歌舞秀的表演方式,以極生活性的題材為劇本,用詼諧又誇張的肢體語言,表現出台灣50~60時代的社會背景,也反映出現代台灣人的心理渴望。

 

若與他們去年演出的《玉梅與天來》相比,《浮浪貢開花》的內容鋪排較平常,也較缺乏引人思考的諷刺性,然而他們運用我們生活中極為平常的題材,又使用我們社會生活化的台語,他們的演出把觀眾拉回到生命和生活的記憶裡,非常有感染力。

 

講到使用台語的表演,一般人首先會想到的一定是歌仔戲或布袋戲,但是歌仔戲或布袋戲的戲齣幾乎都是「教忠教孝」的意識,China毒太深了。上述那類劇團雖然台灣主體性的自信仍不夠穩固,也尚未跳離「文化中國」和「族群融合」的迷思,然而若比較之下,反而更值得來支持,也能讓一般台灣人於戲裡找到自信。問題是,他們連維持下去都很吃力。

 

若有明確的政治意識和社會批判思想,反映出社會現實,這種文化藝術活動的影響力必定比政治或社會運動更為強大。

 

這幾年來,經過所謂「本土化」洗禮後,在主流社會中,台語或台灣文化仍然被視為「庶民化」「生活性」、不夠精緻細膩的地位。當然在資源分配上,只能分到別人吃剩的資源。

 

文化藝術的發展,實際上和統治階級的支持有著極大的關係。台灣自早就一直遭受外來者統治,不曾發展出在地自己的統治階級,我們沒有以前歐洲的貴族和教會,也沒有現代國家佔統治地位的資產階級,更沒有第三世界國家的民族資本家,台灣社會的殖民性質也仍未剷除,我們尚未戰勝統治霸權,我們的文化和價值認同怎麼有可能成為主流,又怎麼會有自信來成為這個社會的主體?

 

要對抗中華民國體制,要改變台灣被統治的狀態,起造公平合理的新社會,首先就應先讓我們的思想、文化和價值體系夠壯大,足以來對抗並瓦解統治者的優勢霸權。

 

台灣的本土企業家是依附這個體制,靠著不合理的政策和特權,才有今天的經濟優勢地位,以他們做生意的附加利益思考,只會投資成功且是主流的文化藝術活動。至於有資源、有影響力的那些本土派頭人,他們主要的「投資」是在政治面的短線操作,他們豈有長期支持文化運動的眼界?又豈有要對抗、瓦解統治霸權和價值體系的思考與企圖?

 

土壤若不夠肥沃,播下的種子怎麼茁壯?

 

台灣社會不只是政治上受壓制、經濟上受剝削,也不只是文化、語言和歷史記憶被扭曲,連我們的精神和心理也被外來統治體制形成的文化霸權踐踏在腳底(才會大家都鬱卒難消透)。可是,在文化霸權的戰爭上,我們根本還未開戰,就已經豎起白旗了!

 


 

朋友文化團體chia̍h頭路, 最近招góa去看kúi齣戲, māchia̍p kap i討論i tī khang-khòe場看--tio̍h ê現象, hō͘ góa對台灣ê文化藝術團體kap文化運動ê發展有chi̍t-kóa觀察.


其中1場《浮浪貢開花》,「金枝演社」結合歌á, o͘-phiat-lah(opera) kap台灣餐廳歌舞show ê表演方式, khioh chiok生活性ê題材做劇本, 用笑khoe koh khai-kho ê演技, 表現出台灣50~60時代ê社會背景, mā反映出現代台灣人心理ê期待.


kap in tī舊年演出ê另外1齣戲《玉梅與天來》siophēng,《浮浪貢開花》ê內容設計普普á, mā khah欠缺ē hō͘人思考ê諷刺性, m̄-koh in運用lán生活--nih chiâⁿ sù-siông ê題材, koh使用lán社會--nih siōng生活化ê台語, in ê演出觀眾giú tǹg去性命kap生活êtì--nih, 真有感染力.


tio̍h使用台語ê表演, 一般人siōng tāi-seng--tio̍h-ê一定是歌áiah是布袋戲, m̄-koháiah是布袋戲ê戲齣全是「教忠教孝」ê意識, Chinatiâu chiâⁿ. 頂段講--ê hit款劇團雖bóng台灣主體性ê自信iáu無夠chāi,「文化中國」kap「族群融合」êmā iáu, m̄-kohsio比較來看, 顛倒khah值得來kā o͘-ián, mā khah ē hō͘一般台灣人戲齣--nih chhōe-tio̍h自信. 問題是, in soah hām beh維持---tochia̍h.


khah有明確ê政治意識kap社會批判思想, 反映出社會現實, chit款文化藝術活動ê影響力百面比政治iah是社會運動koh-khah.


Chit kúi冬來, 經過所謂ê「本土化」了後, tī主流社會內底, 台語iah台灣文化iû-gôan hông看做是「俗民化」「生活性」, 無夠iù-siù, 當然資源分配--, kan-taⁿ thang khiohpun chhun--ê.


文化藝術ê發展, 實際上kap統治階級ê支持有真大ê關係. 台灣自早一直受外來者統治, m̄-bat發展出在地ka-tī ê統治階級, lánkhah早歐洲ê貴族kap教會, mā無現代國家佔統治地位ê資產階級, koh-khah無第三世界國家ê民族資本家, 台灣社會殖民ê性質mā iáu無消除, lán to iáu-bōe戰贏統治霸權--leh, lán ê文化kap價值認同beh nahthang pìⁿ做主流, beh nah ē有自信來chiâⁿchit-ê社會ê主體?


Beh piàⁿ-tó中華民國體制, beh改變台灣被統治ê狀態, 起造公平合理ê新社會, tāi-seng tio̍h-àihō͘ lán ê思想, 文化kap價值體系有夠勇, chiah有夠力來對抗kap瓦解統治者ê優勢霸權.


台灣ê本土企業家óa-hù chit-ê體制, 靠無合理政策kap特權, chiah有今áê經濟優勢地位, beh, in mā是用做seng-lí thàn-chîⁿ ê思考, kan-taⁿ ē投資成功koh主流ê文化藝術活動. Ah若有資源有影響力hiah-ê本土派頭人, in主要ê「投資」lóng hē tī政治面ê短期輸贏, in kámhit-lō眼界beh長期支持文化運動? In kámbeh對抗, beh瓦解統治霸權kap價值體系ê思考kap企圖?


Thô͘若無夠肥, --êkám ē?


台灣社會m̄-nā政治上受壓制, 經濟上受剝削, mā m̄-nā文化, 語言kap歷史記tì hông扭曲, hām精神kap心理mā hō͘外來統治體制形成ê文化霸權thún-ta̍h tah(chiah ē ta̍k-ê lóng ut-chutthang siau-tháu). Tī文化霸權ê戰爭, lán根本bē-chēngkah thiám-thiám--a!

 

──TGB通訊》108(2008/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台灣組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