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有機家庭 

一個台灣,天氣怎麼可以差異這麼大? 

在花東享受了足足21天美麗的風景與耀眼的陽光後,第70天,我們避開危險的蘇花公路改搭火車到蘇澳,下車就是寒意和雨,一抬眼,車站外十幾層樓高的水泥圓柱,漆上紅色大字「水泥」,那心情真的很難言說。 

這些日子以來,北部的朋友們嘖嘖稱奇的看著我們穿短袖,曬太陽,自己卻穿著厚重冬衣,但現在我們又跟大家一樣了,好像特別待遇忽然被取消。

還好來接車的阿月,是我跟駿武共同的好友,風雨中由她來接,既安心,也帶來一絲回家的感覺。阿月的孩子高中了,她本身是有美國蒙特梭利證照的老師,近年投身生命故事的推廣,不但有工作室,也出版書籍,她介紹了孩子正在讀開放中學的于敦給我們,開啟了一段緣分。

自花東以來真像是段回歸日常生活的銜接期,似乎在為我們的未來生活建構新的樣貌,過去我們對有機農業雖然支持,但還不能克服購買困難與金額等限制,環島後期這方面的接觸竟然開始多起來,也許台灣有機業發展也到了一種氣候了,有賴許多先知先覺者們的率先行動。

于敦家是讓我印象深刻的家庭之一,傍晚到達她家,一到廚房,她指著洗菜盆裡的蔬菜,驚訝她先生匆忙送菜回來的短暫時間竟還將菜也都洗好了,她笑著稱讚先生的好。我在廚房邊幫忙做點事,忽然看到一根奶瓶刷,跟我小時候見到的一模一樣,中心一根鐵絲,洗時要整根旋轉,于敦說:「是兒子小時候用的,洗東西很方便哩。」她最小的兒子都國中了,可見刷子的歷史。

這裡讓我回想起我媽媽及我的童年,日子很簡單,東西用很久。

小寶發現滿是灰塵的舞獅頭套,玩了生平第一次舞獅。我們坐在客廳聊天,于敦一家人自在的閒話家常,用了十幾年的電視剛壞,于敦先生買了全套動物影片來配合新買的電視機,於是這天飯後的餘興節目就是看鯨魚影片,鯨魚的叫聲讓人直覺如身處海洋,環島旅行忽然一下子切到居家生活頻道。

于敦家有一分地,種了六十幾種蔬菜水果,不賣,都是自己吃的,夏天的時候草長得很快,但他們並不除草,不但不下藥,也不拔,因為草若拔了泥土被太陽直曬,太乾,不利菜的生長,因此夏天裡,于敦的先生是在草叢裡找菜吃的,聽來真令人無法置信。

住在這樣的有機家庭,也聽于敦講了不少故事,比方:植物(菜)也怕毒,它的根在有毒的土壤裡(例如灑了除草劑),就不敢往下長,只冒出一點點,這樣一來,養份吸收得不夠,枝葉就不夠肥大,只好加入化學肥料,這就進入負向的循環。根小而枝葉肥大的菜,大約原理是如此。

繼之我們參觀行健有機稻米村,去了于敦爸爸徐坤漳阿伯家。這個村子裡,有機已經是農家共識,而且很特別的,是由老一輩的人發起串聯的。有機農業的推動需要很多溝通,這家不除蟲,蟲子會影響別人家的稻作,溝通非常耗費時間,需要很堅定的理念,這些老人家勇於挑戰既有思維,創新學習,真的很了不得。

更晚我們拜訪一位女村長,是行健有機村推手張美,六十多歲的阿嬤,真是女中豪傑,女性公職人員的典範,她推動有機農業的事蹟固然傳奇,但最讓我佩服的,是當了村長二十年,卻能絲毫沒有架子。

張阿嬤說,推動有機農業初期,她還在村長任內,因一位種植有機米的村民提議,加上本身也偏愛吃有機米,開始一戶戶的遊說,終於獲得響應。接著,張村長就落選了。也許新價值的推行似乎代表了否定現有觀念,拒絕變動的態勢變化成各種力量來阻撓,路已經難走,同時還很孤單。有機稻作利潤並不多,進入產銷系統困難,需要更多人來認識與支持,同時督促政府提供專業、技術與資源來協助慣行農法的逐步轉型。

于敦家的氣氛一直讓我很難忘記,平凡的滿足與幸福,都市中的幸福家庭我也見過,幸福中有隱藏的焦慮,對前途、生活水準、感情的長遠等,但這些我在于敦家感覺不到,每一位家人都安心的過著自己的生活,聚在一起吃頓飯是最平常自然的事。當晚于敦煮了全桌有機家常菜,足足七八樣,我們把飯菜全部掃光,堪稱百年難見的大食客。

于敦家之後幾天,我們往國小露營的路上,看到香火鼎盛的廟,廟前樑祝上有四個大字,終於略能懂得它為何榮登廟宇之堂了,當時行經的幾戶農家都說連日的雨讓他們沒有菜可吃,種籽灑了好幾回都報銷,只好吃先前冷凍起來的筍。

謎底揭曉,那四個字是:「風調雨順」。

 

環島與教育的二三事

環島路上,小寶曾說過許多有意思的話,在台南鄉間,他形容草是墳墓的棉被,他的形容很中性,甚至有點溫暖,沖淡了森冷的氣氛,有回在海邊露營只有LED手電筒微弱的光,他也沒有懼怕。這讓我想起我們從未用嚇唬的方式教孩子,包括嚇他天黑了不能出門,或有鬼或壞人會來抓。我們努力避免畫紅線來導引孩子的行為,盡量提供了解與思索。

而親愛的讀者,這是專欄倒數第二篇文了,因此想著也許從環島故事取材,輕鬆和您聊些陪伴孩子成長的心情做交流。

88天,我們正在三芝海邊休息,小寶問:「媽媽,為什麼要有海啊?」大哉問。我肯定他的提問,想著如何回答才不會減損問題的光芒?如何回答才能引發彼此交談的興趣?這也是另一個心情,維繫談話的持續更重於給答案。

一個腦袋不夠用,我po文問網友,得到好有趣的回饋。有人說:「海的形成是一段悠長的自然史。不過你可以問小寶,如果那裡沒有海,那你想要那裡變什麼地方?」有人答得很深遠:「這就是世界啊,什麼都會有。」愛開玩笑的黃英英阿姨說:「因為有人做了歌叫海海人生。」Tony wu說:「海洋是生命的起源,可不是每個星球都有水的呀。」漁師顯然對海有種情份,一口氣說了「因為要養很多很多魚、蝦、蟹」、「因為要給有情人有浪漫的地方」、「因為要讓颱風有地方可以跑步」、「還有要給船行走」、「雲可以堆在海平線上」。哇,負面的自然現象竟可以被如此珍視。

這些發言帶著人的過往,顯然每樣東西除了客觀存在,放到人的經驗世界也有著不同意義,這讓我想到也許小寶問那問題是想到了什麼,比方:納悶那麼多水從哪來?覺得海阻隔了人的步伐?下回我要先聽他的想法。而在回答小寶前我已經先被感動了,對教者來說,也許感動是很要緊的第一步,能讓所談的內容有生命。

參訪議題時,小寶都是自行開出一條線去自由活動的,我們常會先跟著他的眼光到處遊走,談些旅行趣事,才回到議題本身。我們很少干預小寶,盡情滿足他的好奇,藉著場景和他多少說些見聞,比方大埔農田裡怪手的輪胎痕跡,或者阿姨身上背著的環保訴求看板,以及核四廠。有時他聽大人談話也會主動問些問題,那時我們就會停下回答他,他有多少興趣就說多少,他滿足了也就不勉強。

這讓我們體會到,帶孩子走出戶外經歷多元環境是很好的觸媒,孩子會被具體的人事物吸引,而那就是個聊天分享的機會,建議大人跟孩子的心情都放得鬆鬆的,尤其不要讓安全、規矩等壞了探索的興致喔!

許多人在成為父母之後,就似乎不得不關進家門,原本很關心公共議題的也自然的退出場來,由於過去工作的關係,我們還保持對社會事件的關注甚至行動,小寶自然的也有機會跟著出席一些場合,包括反澎湖設立賭場等(最後此案公投未過不設立),雖然我們這年紀的青壯年未曾經歷白色恐怖,但說到集會抗議仍有說不出的疑懼,孩子又應當和這些保持怎樣的關係呢?

這我曾仔細的想過,看見孩子聽著尖銳擴音還舉牌是什麼感覺?要說沒有心疼與顧慮,那是太過自信的,孩子能懂得多少複雜的議題,這跟他懂得多少營養素一樣,不在於我們會不會教,而在於他能掌握住多少,夠不夠時間去懷疑,夠不夠基礎去思考?那麼,是否他在家裡玩車、打枕頭仗,我都覺得好一些?他去公園溜滑梯、去游泳池游泳、去上畫畫課,我都覺得好一些?既然我們支持他打赤腳,不論炎熱或寒冷,甚至感冒了都盡情在戶外奔跑踩水,是否也可接受他在人們表達意見的場合遇上日曬雨淋?既然我支持他逛博物館、看達利展,忍受看不大懂又得配合會場規定安靜的走著,是否也可接受他忍受舉牌上不認識的字以及人們不知所以的吶喊?這些的價值會不會不下於看展覽,上堂好課?何況他的出現是否表達了不可侵害他的福祉?這是一直思索的,也很願意和大家交換意見。

最後也是讀者好奇的,何以堅持「不打罵」主張?只有很少數信奉打罵教育的人支持打罵,大多數成人是延續過去被打罵的教養方式。幾乎沒有教育理論是支持打罵的,不過當父母後,我們發現這更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個選擇、決定,決心呵護孩子的自主而不是妥協於環境決定或者負向制約。教養孩子挫敗、失控是常有的,理由也都很令人同情,不過只有瞭解、洞察人的狀態與發展,能讓我們走在教育「人」的道路上。

 

──《TGB通訊》第162期(2013/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台灣組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