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昨夜接到台東友人O的電話,與種植果樹的他雖結識未久,卻彷如一見如故,或是同樣身為歸農青年的類似處境,讓彼此更為相惜。

 

原來又到了年底釋迦成熟的季節,儘管他對自己一手管理的自然果園信心滿滿,可是到了這個終年勞動成果的驗收期,卻依舊讓人內心忐忑不安。今年初秋自己才造訪過他的園子,即便早已習慣在草叢田埂間來去自如,望見那一大片草莽漫漫也不禁吃驚,看來果樹及樹底下的大小雜草灌木早已呵成一氣,可以想見有無數生命在此生起死滅,謂之生機果園亦不為過。只見他隨手拈來一條結果枝,侃侃而談,扒開地表腐質覆蓋,肥沃的香氣隨即撲鼻而來,再吃過他精選的豐美果實,這滋味已非言語所能形容,任誰都能感覺,這是一處主人用心靈澆灌的園地。

 

然而即便如此,在美麗寶島處處珍果的茫茫市場洪流中,用心的成果如何覓得懂得欣賞的知音,卻又是另一番學問。記不得電話中如何鼓勵對方焦急不安的心,逃不開的卻是自己心底那個同樣的疑惑……每年的秋冬,同樣也是招募來年新榖東的時節,由於來年開春便須繳付田租,因此儘可能在年底前確認新年度所需產量,藉以推算出耕作面積,可說是冬聚前最重要的工作。說來這已屬農人難得的恩典,只要在耕土插秧前預估大致產量,接下來只要全力以赴,從事田間生產即可,毋須受到「菜金菜土」無情市場的翻弄。可是當榖東招募未及預期般順利,3年來所累積的一丁點信心,卻也難免動搖起來……

 

今年10月底,應育苗場的陳大哥之邀,同往台中參加國產稻米的產銷研討會,這是自己第一次見識這樣的場合,產官學各界巨擘幾乎到齊,大夥兒正襟危坐談論台灣稻米產業的未來。場上也碰見幾位農政單位及專業育苗的舊識,甚至連市場上知名度頗高的糧商業者,也有人知悉青松及榖東的種種,這也讓自己意識到,無論願意與否,榖東俱樂部已是這場稻米產銷割喉戰中的一員。在友人的好意安排下,我們也參觀了知名百貨地下美食部的米榖專櫃,精美設計的文化形象廣告,加上隨購隨碾的貼心服務,多樣化品牌及大小齊全的包裝,乃至於當場現煮試吃的行銷手法,在在都顯示出業者旺盛的市場企圖心,那我們榖東俱樂部呢?

 

儘管心中十分清楚,強調「品牌形象」、「購買方便」、「流行趨勢」的大宗市場操作,跟一步一腳印的榖東種田大不相同,人家要的是大量流通的「商品利潤」,而我們堅持的卻是自食其力的「幸福滋味」,其間的差距自不可以道里計。但買進買出的糧商至少還有市場佔有率的努力目標,可是榖東俱樂部呢?以未脫殼稻穀冷藏保鮮是我們的原則,因此榖東們必須忍受每個月底等待新鮮稻米的不便;避免過度包裝及開封前冷藏的建議,我們始終用的是單調素面的透氣包裝袋;堅持特定田地、農法及生產者的自力生產,所以榖東們被迫接受每年受天候影響稍見參差的品質(無法使用不同品質、品種的稻米混雜調整)……真要數落起來,連自己都不得不佩服榖東朋友們的用心力挺,若非心中有夢,這樣龜毛的方式終恐怕難逃市場競爭的激烈挑戰。

 

究竟大家所為何來?難道吃一碗飯真得這般費力不可?畢竟吃飯終需一家人方得「共襄盛舉」,如果無法取得眾人的共識,恐怕肩負掌廚大任的主婦或主夫也得讓步!還記得3年前剛起步時,我們許下的共同心願嗎?──「相招來作田,讓都市人也能吃到自己種的米。」就某種意義來說,這樣的夢想已然實現。有一群同願發心的朋友,一起出資租下了田地,僱用了一位代耕的佃農,種出同享一畝田滋味的圓滿福分。在快速變化的現代社會中,這近乎同取一瓢飲、一簞食的緣分,已屬殊勝難得不是嗎?誠如一位關心鄉村社區發展的榖東友人所言,正因著這股夢想的神奇吸引力,才在這看似混沌艱難的大環境中,讓榖東俱樂部有機會突圍而出,甚至贏得眾人的注目。包括農委會在內的農政單位,或多或少都對這個自力耕作的「都市農民團體」,投以關注的眼光,甚至連農糧署的朋友也特別登門拜訪,請益田間管理員對於農村及糧政的看法,這不可不說是榖東3年的一只里程碑,證明即使只有3百個家庭用心吃飯,同樣能吃得驚天動地。

 

在現代講究貼心快速的服務業文化下,一般消費者早已養成「用錢買就有」的大爺習氣,卻從沒想到金錢無法買到貨架上之外的選擇。正如某位難得用心的農政單位友人所言:「現在真正需要的是消費者的聲音!」否則縱使政府、學者、農民跟糧商費盡心思,仍舊只落得盲人摸象的支離片段,然後只能一再推出生命週期越來越短的政策或商品,只因吃飯的你我迷亂於炫目的聲色,早已無感於身體真正的需要,耕田的農民也窮於追逐市場的行情,早已遺忘大地亙古的脈動。

 

原來這就是了!赤足踏入滋養自己生命的泥土地,尋求一條人跟天地同在的情感線索,這本該是榖東種田的初衷吧!在種田吃飯的同時,也建立起消費者對社會發聲的管道,這更是不求而得的自然結果。無奈這3年下來,管理員自身輾轉於鄉間難以定根,第3次搬遷將於下月初方可底定,原本好不容易開放的田邊據點榖東之家,也因轉作管理員住宅而暫時歇館,而原本耕作了3年的冬山田區,也在今年底到期,明年起生產基地將轉到深溝的管理員住家附近,望著休耕經年了無生氣的荒蕪田地,已知又將是另一場馬拉松的開始。

 

一份渴望務農維生的單純心願,將自己種回了土地上,一絲盼望與土地發生聯繫的想像,讓許多朋友們的心在此聚集交會。3年的時間,我們在眾人詫異的目光中突圍而出,才驚覺包圍依舊重重,要恢復人跟土地之間的信任關係,或許還有一段長路要走,但目下自己更要緊的課題,可能是尋回那單純自在的初心吧!

  

──TGB通訊》88(2007/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台灣組合 的頭像
    台灣組合

    台灣組合

    台灣組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