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萬「公民」khiā---來了後, koh--leh?

 

反服務貿易協議chit場已經進行10月日ê運動, tī 318少年世代主導ê「佔領立法院」行動了後, hō͘全台灣看tio̍h chit ê議題, 323「佔領行政院」行動kā kui-ê社會lóng khiú入來chit場抗爭ê爭論--nih.

 

Chit場運動一直強調「堅持到底」ê決心, m̄-koh--是看出步調混亂, 戰略思想, 政治操作, 媒體操作kap行動操作lóng lām-lāmkāng 1 ê層次. 321, 批判馬英九政權已經失去統治ê正當性了後, 續接提出ê訴求soah是「要求對話」; 無充分ê計畫為tio̍h beh分散壓力, hoah出「各地包圍國民黨黨部」. 1禮拜了後ê訴求是「罷課, 罷工」; 50萬人chiūⁿ街頭了後, soahchâi-tiāu hō͘統治者具體ê壓力, sûi koh退tńg去「和平理性, 無限期佔領」ê模式. 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若成功立法, 未來lán beh抵制中國統戰, 顛倒是ka-tī toktok; 呼召人民議會ê行動了後, tō kan-taⁿbeh hō͘行政kap立法部門重視人民ê要求?

 

組織, 領導社會運動ê社運團體升級做「專業」êNGOiah是「公民團體」ê過程, tī專業ê分析, 專業ê流程, 專業ê分工, 專業ê活動安排思考操作--nih, 抗爭ê集體意義pìⁿ做集體siau-tháu ê表演, 抗爭ê形式tio̍h配合媒體ê khùi, 人民群眾mā ta̍uh-ta̍uh-á pìⁿ做「被動員」ê工具性iah是功能性ê角色, kan-taⁿ是配合戲齣演出ê活道具, 人民群眾ê意志tio̍h-ài服從決策中心ê「規格化」要求.

 

1906Rosa Luxemburg tī德國社會民主黨(SPD) ê大會, 大聲批判SPD內底ê機會主義派, 批判in kā罷工當做1支刀á, tio̍hin歡喜iah是照in ê需要, 決定á收入去laká避免萬一, iahpoe̍h--sa出來用. Chit-tang-chūn台灣反體制人民群眾ê熱情kap憤怒, kám m̄tō hō͘頭人án-ne teh看待?

 

M̄-koh chit場抗爭mā m̄是全然無意義. Chit-pái反服務貿易協議ê爭論--nih, 已經出現kúi ê層次ê思考: 反國民黨; 反烏箱決策, 爭取內部民主健全化; 反統治體制kap中國霸權; 反自由貿易, 強調反剝削. Ùi chia mā thang來反省: 運動到底是beh對抗國家暴力, 瓦解政治經濟結構性的ê不義, iahkan-taⁿ要意beh補強程序正義ê不足kap民主制度ê修正?

 

抗爭過程m̄-nā對馬政權提出chiâⁿ強烈ê挑戰, mā對檯面上ta̍k ê政黨明確表達出否定kap無信任; 對「秩序, 清潔, 規格化, 好公民」ê深刻反省kap批判, kā chit ê社會徹底hông洗腦到自我約束ê問題凸顯---; tī社會對「佔領行動」合理iah無合理ê爭論--nih, 少年世代對大人世代ê不滿án-ne來爆發---; 對秩序ê反省hām批判, koh續延到對運動領導核心「copy統治權力」ê挑戰kap質疑; 對國家機器ê壓迫kap暴力本質, mā tī chit場抗爭chiâⁿ做抗爭ê少年世代批判kap認知ê重點; 面對國家暴力全面ê壓制, 反抗ê暴力kap非暴力ê辯證已經開始.

 

接近chit場運動核心ê少年世代, chiah-ê批判kap反省tō jú深刻, 運動退時行了後, chit-tīn少年世代經過外部否定, 自我懷疑kap深刻ê沈底了後, hoān-sè ē發展出對chit ê社會本質koh-khah根本性ê反省kap挑戰. Chechit場運動hō͘ lán siōng有意義ê ǹg.

 


 

 

50萬「公民」站出來了,然後呢? 

 

反服貿這場持續10個月的運動,在318日年輕世代主導的「佔領立法院」行動後,成為全台灣的注目焦點,323日「攻佔行政院」行動更是讓整個社會聚焦在這場運動上。 

 

然而這場運動在不斷強調「堅持到底」的決心下,終究顯得步調混亂,戰略思想、政治操作、媒體操作和行動操作混為一談。321日,批判馬英九政權已失去統治正當性後,隨即提出的訴求是「要求對話」;在沒有充足的計畫下為分散壓力,喊出「就近包圍各地國民黨黨部」。過了一週的訴求是「罷課、罷工」;50萬人上街頭後,卻沒有形成立即的壓力,馬上退回到「和平理性、無限期佔領」的模式。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若成功立法,甚至會埋下未來抗拒中國統戰的致命傷;在號召人民議會的行動後,就只是要讓行政和立法部門重視人民的要求? 

 

組織、領導社會運動的社運團體變身為「專業」的「NGO」或「公民團體」的過程,在專業的分析、專業的流程、專業的分工、專業的活動安排下,抗爭的集體意義變成集體宣洩的演出秀,抗爭的形式必須配合媒體的胃口,人民群眾也逐漸成為「被動員」的工具性或功能性角色,只是配合演出的活道具,人民群眾的意志必須服從決策中心的「規格化」。 

 

1906Rosa Luxemburg在德國社會民主黨(SPD)曼海姆大會上,痛斥SPD的機會主義派,指責他們把罷工當作一把刀子,隨心所欲地折起來放在口袋裡以防萬一,或打開來使用。當前台灣反體制人民群眾的熱血與憤怒,不就是被這樣對待的嗎? 

 

不過這場抗爭也不是沒有意義。這次反服貿的思辯中已浮現了幾個層次的思考:反國民黨;反黑箱,爭取內部民主健全化;反統治體制與中國霸權;以及反自由貿易,強調反剝削。從這裡可以用來反思:運動到底是要對抗國家暴力、瓦解政治經濟結構性的不義,或只是在意著程序正義的補足以及民主制度的修正? 

 

抗爭過程不只對馬政權提出非常強烈的挑戰,更對檯面上各政黨表現出明確的不信任與否定;對「秩序、清潔、規格化、好公民」的深刻反省和批判,更把這個社會被徹底洗腦而自我制約的問題凸顯了出來;在社會爭論「佔領行動」合理或不合理的聲浪中,年輕世代對大人世代的不滿因此爆發出來;對秩序的反省與批判,更延伸到對運動領導核心「複製權力」的挑戰和質疑;對國家機器的壓迫與暴力本質,也在這場抗爭中成為抗爭的年輕世代關注的焦點;面對國家暴力全面的壓制,反抗的暴力與非暴力的辯證也已經浮現。 

 

在愈接近這場運動核心的年輕世代中,這些批判與反省愈為深刻,運動退潮後,這群年輕世代在經過外部否定、自我懷疑及深刻的沈澱後,有可能發展出對這個社會本質更為根本的反省和挑戰。這是這場運動帶給我們最有意義的希望。

 

 

──《TGB通訊》第175期(2014/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台灣組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