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亂亂閣樓都是「臨時性」的整理,以為只是來幫忙兩三個禮拜,卻到現在三四個月,越來越有自己的味道這樓上的小空間,從什麼都沒有到溫暖的小窩,從克難的睡袋地舖到奢侈的音響筆電。不過東北季風這小子每天晚上都會用我聽不懂的話:呼~~~~來跟我聊天,常常讓我日夜顛倒。也罷,晚上工作反而效率更高,卻苦了白天疲倦的我:白天不懂夜的黑啊~,難怪脾氣不好吵架一直!

 

說好的到年底,終於時間也逼近了,我也不是鐵金剛,總是有想家或看山的念頭。來蘭嶼玩真的是不錯的選擇,但如果是工作或長居,對於我們這些從小被山環繞的民族來說真的需要好大的考驗。今天開始慢慢準備打包了,也順便調整心情,目光焦點重回眾山之國的花蓮,這峰迴路轉海潮洶湧的變化真如高山海洋給我的感動,感謝蘭嶼給我這麼一段精彩的人生歷程……

 

所有的東西都是朋友、同學捐助的,除了一直陪我到世界盡頭的戰友筆電和心靈之橋音響之外,其他是感情債、曖昧款、贖罪錢、意外財、朋友愛、同學送……各式各樣捐助物資,連內衣內褲也是(當然是新的不是二手)……,感謝你們啦,希望一直保持對我的愛啊你們!

 

最近有空就想環島,尤其是燈塔那裡,應該是離開前來個臨別一眼吧!一直往那個方向走,原來有那麼多緣分在那裡,那山那海那風……譜出了很美的畫面,真想留下來拍紀錄片,主角是那緣分……,一直向北走到底就是太魯閣了耶,但我要為我的南太洋之旅作準備了,繼續流浪好幾年吧我!

 

每個部落都有他的獨特性與讚美力,來蘭嶼前前後後20有餘年,來回趟數是100以上起跳,是緣分更是祝福,但也沒有像這次待那麼久,直接深入部落從事活動,有時候都懷疑自己是蘭嶼人(當然我最愛的還是太魯閣啦)!得天獨厚的蘭嶼備受關注,不僅是島嶼的美、文化的以及族群的善,當然還有那萬惡的核。

 

原住民的運動在哪裡?不談蘭嶼不說達悟那就不是原住民運動,曾經有一個學弟這麼說:「學長,蘭嶼的海用心看是紅(血)的,充滿憤怒、沸騰與不鳴。」真是貼切的形容。在基金會這期間我從憤怒中找到策略、沸騰中探求連結、不鳴中凝聚認同,民族的發展不是只為發展而已,好深奧,但答案卻是無解的!或許每個人都深徹感受到滅亡的恐懼才會知道存續的珍貴,蘭嶼就是一個被迫面臨恐懼30年的地方,而他們對應的方式就是我們都學不來的「置之死地而後生」!

 

要離開還是有那麼一點不捨,親身經歷的這些事件都是可以引動熱血的泉源,要學習的、觀察的、比較的或實踐的還有很多很多,感謝在這東南一偶海島洋邊際遇的朋友,大家彼此都互相學習給自己人生添筆燦爛的紀錄,更感謝蘭嶼一直讓我很嚮往,當然更要祝福Pongso no Tao的朋友們早日擺脫惡靈的糾纏,我一直都在反核的部分,一起努力!

 

──《TGB通訊》第160期(2013/1)

 

原出處:作者facebook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台灣組合 的頭像
    台灣組合

    台灣組合

    台灣組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