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卻不害怕~歷劫林邊教給我們的一課

說到屏東,不知道大家想到哪裡?墾丁!哈!

至少就我來說,墾丁是個名號甚至比屏東還要響亮的地方。翻開走讀日記,這一天紀錄的是屏東林邊,一個小地方,文章第一句話便是:要說奇蹟呢,今天也來算一個!

這句話,讓許多回憶湧上來……

環島第41天,我們從屏東東港沿台17線走到林邊,路程雖然不長,但滂沱大雨一直下到傍晚,還記得大雨滴落在娃娃車的塑膠防雨罩上,發出霹靂啪啦的聲音,我在臉書上寫著:這樣的大雨啊,該如何梳理自己的心情?

終於,只要走著終點還是會到達,小寶爸唸研究所時的學姐動用私人情誼拜託林邊的蕙婷學妹讓我們借住一晚,而這位素不相識的學妹竟然在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工作,是這圈子裡的人呢!

隔天一大早,蕙婷買了非常好吃的古早味林邊飯湯後就出門去了(我還是第一次吃),她簡單交代有個表妹在林仔邊自然文史保育協會工作,建議順道過去拜訪!原本我們沒特別感興趣,這天仍然下著雨讓人心煩,但既然不遠就彎過去繞一下吧,於是開始這天一連串的新奇見聞。

要轉進一條小路才能見到的工作室,聽說從前包括整個外圍是個生態園區,八八水災後全毀,接待我們的工作人員鄭婉阡,有著我們很熟悉的社運工作者特質,積極熱情,聊天之中得知她是個單親媽媽,她說剛開始她騎著腳踏車載著兩三歲的女兒在社區裡穿梭時,還曾經引起不少好奇的目光!

婉阡說水災當時水高到電腦螢幕整個淹沒,我想對呀,林邊當時災情慘重,只是新聞上簡單的慘重兩字,實在遠遠不如親自見到那般震撼!婉阡載我們到海邊,目光所及,高大的椰子樹現在只能見到樹梢,差不多一個人的高度,這片沙土全是風災後從潰堤的林邊溪挖出來的,長2.8公里,而這只是林邊溪淤積泥沙中的不到百分之一(從山上沖下來的),我問婉阡那還需要挖嗎?她說,不挖會有潛藏的危險,河床太高了,現在有些原住民的家,一樓跟二樓被埋在土裡,一家人在三樓搭帳棚,看了讓人很難過!

這些泥沙,使得依靠著海及海砂生存的植物與生物全消失不見,成光禿禿的一片,協會號召居民、老人、國小學童總動員,在海邊進行植栽養灘工作,已經種下一公里的馬鞍藤,這種植物很能抓住沙土,又能綠化,不倚賴政府(主要也是擔心公共工程發包品質粗糙反過來危及生態),協會帶動居民主動維護與創造所要的生態與生活環境,發揮很令人敬佩的主體性!

我們在海邊受邀種下三株黃槿,在當下,我只深深感到榮幸,泥沙混著碎石與水泥塊非常難挖,可以想見救災當時的艱辛,而在台灣尾,這樣應該熟悉卻對我來說十分陌生的地方,我種下一棵小樹苗,像栽了一株小小的希望。

中午過後,婉阡不斷接到催吃飯的電話,而這天我們吃的飯還真是特別~這樣一頓飯,至少一年多來每天午晚都有得吃,由養殖協會理事長也是養殖達人蔡文正先生自掏腰包提供。皮膚黑得發亮,像是我種田阿公那幾個麻吉朋友的蔡先生,原來是當地很受敬重的仕紳,原因之一是,傳統上人們很不願意將自己的專業技術教人,但蔡先生不這樣想,他鼓勵互助與團結,並且帶頭付出,提供房子創辦產銷班,免費供應午晚餐,大家邊吃邊聊些最近魚塭發生的事,若有誰家的魚最近不大吃東西,就一起過去研判解決!

由於養殖業抽取地下水造成地層下陷,曹縣長也曾就此與蔡先生交換過意見,婉阡說,對於這個大環境的話題,蔡先生非但沒有不悅,也願意積極尋求替代產業,包括養殖業不符合生態理念的部分,也在討論之中,例如長一公斤的石膽魚要用掉20公斤海魚,是一種對海洋資源的消耗與浪費。

協會正要搬家,他們選擇自己蓋,為了將一棟舊屋改建,協會開了半年的讀書會,希望做成一個符合環保生態的建築物,他們將窗戶挖很大,期望將來因為對流良好而減少用電,要能接雨水入前方的生態池,而擺在地上的廢棄電線桿,要用來做建材,當婉阡講到要種地瓜葉在屋頂以隔熱時,我心想好奇特的想法,好農村喔。婉阡說,蓋屋成員包括村裡的老人,她特別說不要小看這些老人喔,他們提供了很多很棒的想法,還有人在家不用馬桶,將糞便自然發酵成肥料,自然又環保。想法大概成型後,才開始尋找附近大學的老師們幫忙。

他們這群人非常厲害的,在沒有專業的幫助下,收集資訊,學習自己不懂的事,不懂,卻不害怕,這種過程對社區居民來說真是太有意義了,不以完成建築為目的,而能珍惜過程中的實踐學習與參與,同時納入所有人的智慧,這真是很精采的空間營造故事,好有價值的過程!

細數心得,這天的行程簡直像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我想起蔡先生的一句話,飯桌上,當大家夥兒好奇詢問起環島走讀的目的時,他說:這是為台灣祈福!我一直相信,那句話說的更是他的想望!

 

量力而為的省思之旅!

身為領頭的,家人的安全是我最記掛的事,要走哪條路,走多久,撐不撐得下去,全都在我手裡,其實精準的說,是在我手上的手機裡,哈!這手機不但可以導航,還有氣象報告,而氣象這時竟也決定了我們的路線……

話說我們一路從高雄往屏東走著,偶而看到網路上傳來新聞,花東大雨,滿是稻穗的稻子被打趴在田裡,南迴公路又是大雨又是落石,臉書上的朋友接連幾天不斷的關心詢問,說南迴公路不好走,要走過去嗎?還有一位更絕,直接貼文:施主,回頭是岸!

可是,一開始就說要徒步環島,總不能少了這一段吧?而且坐在電腦前面跟著我們一起環島的朋友,每天追蹤我們的行程,欣賞沿路的美景與故事,如果坐了車豈不辜負大家的期待?

就在我心裡掛記著安全與承諾的兩難中,我們一家三口在間歇的大雨中一路經過恆春挺進到了墾丁,這個過去開車得開很久的觀光勝地。還沒到墾丁,就接到過去同事盈潔來電,她挺著幾個月的身孕說要來探望,我一看還下著不小的雨,又要她自己開車,連忙回絕。但我瞭解這個人,回絕不會有效,這麼熱血的事,一定是要來見見面的,果不其然,就在我們在便利商店前的騎樓躲雨時,她笑瞇瞇的帶著熱食、飲料出現。盈潔力邀我們到她未婚夫在屏東滿州的老家住一晚,也算盡盡地主之誼,我當下不置可否,連忙推辭,別開玩笑了,這些日子我可是對路線、地勢起伏、跟腳程之間的關係暸若指掌,我心裡的地圖是等高線圖,屏東滿州可是在山區耶,而且估量距離,我們也是萬萬走不到。

婉拒了盈潔開車載我們的提議之後,她終於回去了,我們決定走到墾丁再做打算,一路上冒著風雨,終於在傍晚前走進墾丁大街,然後,慘事發生了,就在快到落腳的民宿時,載行李的娃娃車輪胎不知什麼時候扎到釘子,那是打氣的那種大輪子款,它頓時沒氣,車子無法再前進,一時之間,是先找住宿呢?還是先修車子呢?

因為隔天還要走到台灣的最南點,我擔心不是假日的墾丁商店晚上會提早休息,所以趕緊在大街上尋找可以補輪胎的腳踏車店,沒想到一打聽,能補輪胎的腳踏車店居然只在恆春才有。

望著越夜越熱鬧非凡的墾丁大街,怎麼有著淒涼的感覺呢?

忽然我們想到盈潔,原來,上天早就安排了天使接應,無奈我們太過鐵齒,錯過了機會(這個說法真的不誇張,看完後相信你也會覺得冥冥之中真有安排)。淑惠開始聯絡盈潔,但盈潔開的是小轎車,是不可能載完行李與兩部娃娃車的,但不管了,先聯絡再說,誰知,她的未婚夫倉旭正好下班可以幫忙,而他開的是,休旅車!剛好那幾天跟他爸爸借用的。老天保佑啊!我們一行人一路奔向恆春修輪胎去,小寶這時顯得非常開心,那陣子只要是坐車他都很高興,上車就吱吱喳喳跟人家像老朋友一樣聊天!

盈潔跟倉旭帶著我們來到恆春又是修車,又是餵飽我們一家人,晚餐時,才知道他們這兩天正忙著補辦婚禮宴客,早一天或晚一天來恆春,他們都不在這也幫不上忙,晚上來到倉旭奶奶老家,望著外頭風大雨大,走了半個台灣之後,我突然瞭解農民的敬天之心,以及萬事之不可期,帶著很深的感觸,我決定了要調整後續的行程。

我們接納了眾多朋友的建議,南迴路段改搭火車到台東,而除了原先規劃的蘇花路段,整個徒步環島我們一共兩次搭火車避開危險路段,因為淑惠堅持要用同樣的公里數補足環島的里程,於是我們從最南點再徒步走回墾丁,走過鵝鑾鼻燈塔,一直走到天黑雨也大到視線不清,才接駁至枋山搭火車,在台東的路程,也從海線走到都蘭,又再折回山線到玉里,既照顧了自身的安全,也維持了徒步環島的精神。

我們到台東後才知道,那一場大雨據說是幾年來僅見的,不但下得大,而且下得久,災情很重,從小到大我們總是被教導著人定勝天,但是這十幾年來,台灣島上的天災不斷,我們有幸透過徒步環島去體驗自然,不論是風、雨、熱、寒,都正面相逢,感受到它的威力,也找到人與自然最初的連結,是那樣密切而共生息!

我們帶著小寶體驗徒步環島的儉樸生活,也想著,人一生在世追求的到底是什麼呢?當我們捨棄了不切實際、過度開發的慾望,而轉向敏感自身基本的需求時,會發現,要活得下來、要活得滿足,其實,人,只要量力而為!


──TGB通訊》158(2012/11)

原出處:大腳小腳部落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台灣組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