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羅莎盧森堡傳》, 看到Rosa Luxemburg一生勇敢和體制鬥爭的生命力. 讀書, 做研究, 寫文章, 出書, 演講, 搞組織, 做宣傳工作, 自從她接觸革命運動後, 這些就是她的生活重心. 做為一個德國社會民主黨(SPD)的思想家, 政論家, 組織者與演講者, 她比SPD其他領導者更加優秀, 更加努力, 也更加要求自己. 從這看來, 要成為革命者, 除了思想與行動之外, 還須有驚人的意志力與樂天的精神力量支持著, 特別是她的身體狀況那麼不佳.

 

她用唯物辯證法分析歷史發展的規律, 總結歷史, 也檢討運動經驗, 從這裡找出新的發展的決定因素及趨勢. 客觀的社會環境情勢與物質條件, 還有主觀的人民意識思想, Rosa Luxemburg在判斷革命時機的兩個條件.

 

對我們來說, 看過那麼多世界歷史與革命運動之後, 我們如何利用世界經驗來看台灣歷史的發展? 為什麼我們從17世紀中一直被殖民到現在? 清國時代的反抗為什麼會失敗? 那時候的社會基礎是什麼? 日本時代的反抗和清國時代有什麼不同? 那時的物質條件是什麼? 人民的反抗意識發展到哪? 228在歷史上在政治上的意義是什麼? 中華民國的統治基礎是什麼? 反抗運動進行到哪一階段了? 一連串的反抗失敗, 長期被殖民統治, 造成我們什麼樣被統治的「智慧」? 我們要了解過去的限制與不足, 從這裡找到運動再發展的基礎, 找尋我們的方向.

 

台灣歷史發展到陳水扁政府大喊要捍衛「本土政權」的階段, 讓陳水扁政權把民族矛盾拿來掩蓋他們和台灣被壓迫大眾的階級矛盾. 此時, Rosa Luxemburg對運動的檢討以及對頭人的批判, 剛好可以印證台灣社會的問題.

 

在農業社會的清國時代, 經過190年的封山海禁, 中國福建廣東開始大量移民(跑路求生存), 統治者又是放牛吃草的統治心態, 最直接要面對的便是原住民, 平埔與漢人的生存鬥爭. 為了求生存, 須要搶奪土地搶奪水源, 在這過程中發生的衝突是生存鬥爭, 不是族群矛盾. 台灣話說:「放屎號jiah,「陳tu, giaha sio; tu, 神主牌a kong-kong.」不同族群, 不同宗族, 不同地方, 不同姓氏還有不同職業都有面對生活產生的衝突.

 

面對清國統治者的經濟剝削與萬萬稅, 人若活不下去當然會想要造反, 31, 51, 統治者利用人民互相的生存矛盾, 分化被壓迫者的反抗力量, 台灣被清國統治212, 每次造反都是「義民」鎮壓「暴民」. 那時台灣尚未形成全體人民共同命運的意識, 對統治者的反抗只是反生存壓迫. 不過隨著清國經濟剝削的規模擴大, 開港及島內貿易的發展, 又經過200年大大小小的造反事件, 讓原本固守自己生活範圍的地方觀念逐漸打開, 替下一階段形成的台灣人意識打基礎.

 

17世紀地理大發現, 替西方各國爭奪海上霸權鋪路. 18~19世紀歐美國家積極擴展海外殖民地, 迫鎖國250年的日本接受帝國主義的「洗禮」. 1868年明治維新後, 日本開始資本主義發展. 1895年日本統治台灣後, 開始殖民地剝削. 有清國時代累積的基礎, 台灣才能在日本統治初期形成南北互有聯絡的反抗清國兵與日本兵. 初期的武裝反抗, 是地方頭人領導的保衛鄉土的行動.

 

讀冊人的中國士大夫思想讓反抗運動跳不出既封建又保守的中華民族主義的限制, 從清國時代的「反清復明」, 到台灣民主國的「永清」, 一直被中國封建思想束縛住, 停留在效忠舊頭家的觀念上, 一邊期盼統治者「良心發現」, 一邊癡想西方強國保護. 另外一方面, 面對日本外來殖民統治, 開始形成「台灣人意識」, 不再分漳/, Ho-lo / Hak-ngin, 漢人/原住民了.

 

在日本高壓統治及鎮壓武裝反抗的另外一面, 也開始近代化建設, 建立現代化的衛生, 公共行政, 交通與經濟. 對付「怕死, 愛錢, 顧面子」的台灣人, 統治者開始安撫地主, 逐漸形成依附統治者的本土資產階級(買辦). 台灣人的教育水準提升之後, 海外留學生接觸到世界進步思想, 還有社會主義及民族主義的影響, 台灣人開始展開政治運動.

 

同第三世界國家一樣, 留學生從殖民母國帶回來的進步思想, 使反抗運動一開始是要同化要自治. 結合地主, 本土資產階級, 知識份子的台灣文化協會, 承認日本外來政權統治, 在「自治」這個終極目標下, 推動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和文化啟蒙的工作. 1928年台灣共產黨成立, 在黨綱第1條寫明要爭取台灣民族獨立, 把反抗運動提升到民族民主解放運動. 回頭看此時不知是哪一國的「民主進步黨」, 在申請中華民國認證成立前, 早已接受蔣經國開出的條件: 不准主張台灣獨立, 不准宣傳共產主義, 不准修改憲法, 不准變更國體國號.

 

日本國內政治經濟的變化, 影響殖民統治政策. 1923年解除台灣人不能組會社的限制, 台灣地主開始投入產業及金融投資. 本土資產階級為了爭取更大的發展空間, 增加自己的政治影響力, 進行符合自己利益的議會請願運動. 本土資產階級一方面有和統治者的民族矛盾, 一方面又有和一般勞苦大眾的階級矛盾, 議會請願運動的失敗反映這些矛盾. 統治者最多丟出幾了總督府評議委員會的位子塞地主的嘴, 連自治的要求都別想. 後來林獻堂更因為被銀行討債的壓力, 宣佈放棄議會請願運動.

 

議會請願運動在13年內提出15次的申請, 一直沒得到統治者的回應. 知識份子漸漸把重心移到文化協會, 啟發人民大眾的文化思想, 支援農民工人的抗爭. 但是台灣經濟及社會結構的轉變, 與讀冊人的性格, 使文化協會裡不同出身, 不同階級的台灣人有不同立場, 徘徊於要停留在民主運動(議會/自治), 還是站在勞苦大眾的立場追求民族與階級解放. 有文化協會做思想啟蒙的基礎, 台共才能和農民工人建立聯繫並組織, 繼續發展民族民主解放運動.

 

不過隨著日本共產黨在日本國內被鎮壓, 還有第三國際對資本主義社會發展趨勢的判斷的影響, 以及中國共產黨介入, 造成台共內部的人事鬥爭, 使得台共無法好好繼續發展, 導致影響不夠廣泛, 思想不夠深化. 然而, 在日本時代開始朝向生命共同體發展的意識, 使台灣人在228事件發生時, 能很快形成全島性的武裝反抗.

 

日本時代台灣讀冊人的「祖國」觀念, 雖然是很空泛的概念, 1945年日本戰敗, 中國國民黨接管台灣時, 他們動員群眾歡迎祖國軍隊進入台灣. 228事件時, 這些地方頭人, 知識份子卻被中國國民黨殺的殺, 抓的抓, 大家才從祖國惡夢裡清醒.

 

中華民國繼承日本時代的統治基礎, 透過武器鎮壓, 經濟壟斷, 思想洗腦這3大統治術, 在「反共復國」神話下, 台共領導的民族民主解放運動的歷史, 從此被切斷, 台派教授學者沒人敢強調台共的歷史, 再怎麼宣傳還是議會派, 自治派這些投降思想. 在中華民國的歷史解釋與文化霸權下, 民族矛盾被他們操作成族群衝突, 台獨主義者就是製造族群衝突的罪人.

 

從祖國惡夢裡清醒的台灣人, 面對中華民國的戒嚴統治, 繼續發展對抗性的反抗運動. 日本時代留下來沒被國民黨殺掉的地方頭人, 以爭取議會權來打開台灣人反抗運動的政治空間. 國民黨為了穩固統治基礎, 化解統治危機, 採用過去統治者「以台制台」的政策. 選舉活動打開的空間, 使得戒嚴時代的台灣人有表達反抗的機會, 強化反國民黨的意識, 促成80年代風起雲湧的群眾運動.

 

不過國民黨有限度開放的選舉運動, 另外一方面也限制台灣人反抗意識的繼續發展, 沒有提升到以被壓迫階級做主體的反抗意識, 台灣人的反抗運動就這樣逐漸被選舉頭人引入走向體制內的改良運動去了.

 

中華民國犧牲農業來促進工業的建設, 形成80年代群眾運動發展的條件. 農村破產, 農村人口流入都市, 工業區與加工區, 台灣勞工犧牲家庭時間與勞動換來的卻是鞏固少數統治集團的利益和更大的剝削. 群眾運動把台灣人長期被國民黨政權壓迫的不滿整個爆發出來, 不只挑戰國民黨的政治限制, 更挑戰思想的限制. 透過政治聚會及街頭抗爭, 台灣人的政治意識一直在提升, 也一次又一次地提升抗爭訴求的層次, 逼國民黨讓步, 無法再用過去高壓統治及政治經濟壟斷的手段, 台灣人爭取到比過去更多的民主成果.

 

群眾運動衝撞出來的政治空間與民主成果, 卻被群眾運動培養出來的選舉頭人搶佔去, 變成是少數政治精英的成果, 被政治精英說成是選舉路線大勝利, 嚴重造成群眾運動被選舉運動收編去, 人民群眾變成他們和統治者分食體制利益的棋子. 民進黨主導的體制改良路線, 跳不出日本時代文化協會的發展與限制, 逐漸與人民群眾的反體制抗爭路線切割, 一方面吸納人民群眾的反抗力量, 一方面打壓抹烏群眾路線.

 

原本是國民黨控制的政治經濟資源, 以台制台政策收到效果後, 使得國民黨需要開放資源給民進黨, 財團, 買辦. 台灣本土勢力在與統治集團搶奪資源的過程中, 需要更大的政治權力做後盾, 李登輝在國民黨內與中國人的鬥爭, 省長直選, 總統直選, 讓李登輝與陳水扁奴才變管家. 台派勢力依附在李登輝及民進黨身邊, 愈來愈陷入中華民國體制內的個人利益鬥爭, 體制改良變成向體制投降, 比舊統治集團更需要鞏固個人利益來源──中華民國體制.

 

為什麼台灣的反抗運動最終走入議會選舉? 為什麼民進黨提著人民群眾的人頭進入體制, 成為新統治聯盟的執政黨之後, 台灣人還解不開民進黨情結與李登輝情結?

 

鄭成功時代一直沿用到國民黨時代的保甲制度, 使台灣人狗咬狗, 無法形成集體的被統治意識, 只會怨人能, 10個人有11個派系, 造成台灣人互相不服的山頭文化.

 

中國封建保守的「尊王」思想, 以及中國士大夫的思想, 對統治頭家效忠, 若換一個新頭家, 就搬舊頭家出來抵抗, 從反清復明, 永清, 被日本人管好過被國民黨管, 一直到現在普遍有人在說讓民進黨做不如回去讓國民黨管這些說法, 難道說台灣人生來就該有統治者統治我們嗎? 難道我們不能自己做主人? 一再被屠殺被鎮壓, 使得台灣人不敢插手政治, 反抗事業交給別人去做就好, 反正別人的孩子死不完, 等到人家若成功, 我們再去依附他, 更狠的就割稻a, 再回頭踹一腳. 反形的頭人文化就是這樣形成的. 讀冊人立場移來移去的性格, 也造成台灣人的反抗運動階級意識不明確. 西方各國的知識份子是站在勞苦大眾的立場, 走在群眾前面; 台灣的讀冊人是在期盼統治者恩賜的甜頭, 站在背叛勞苦大眾的立場, 躲在群眾後面.

 

台灣一直沒有思想與歷史的清算, 也沒有整理並檢討過去的反抗經驗, 才會一直糾纏在同樣的問題裡, 跳不出來, 無法有經驗的累積. 另外我們也須從時代背景與物質條件來看反抗運動的發展, 不論哪一個時代的反抗運動都是在回應那個時代的社會條件, 也是那個社會條件限制反抗運動的發展. 在清國時代的封建農業社會, 農民暴動是頭一個階段, 交通與資訊流通不便利, 造成無法形成全體台灣人意識, 暴動當然很快便被統治者分化, 鎮壓.

 

到了日本時代, 有上一階段形成的社會條件, 得以進入以台灣人對抗外來殖民的民族反抗階段. 議會運動促成思想啟蒙, 思想啟蒙促成社會運動的基礎. 不過在農民佔主體的日本時代, 階級意識還很粗淺, 台灣人意識又參雜祖國幻想, 反抗運動隨著大戰爆發被統治者徹底壓制, 卻替台灣人的民族民主解放運動奠定基礎.

 

中華民國來台統治之後, 無論是統治政策還是反抗運動都沒有超越日本時代的規模. 選舉路線讓台灣人高度自治後, 台灣人政治經濟精英卻形成買辦階級, 和舊統治勢力結合成新統治聯盟, 台灣又一次面對民族與階級的壓迫. 接下來的反抗運動必須清算投機者, 在先前留下來的基礎上繼續做思想的深化, 組織勞苦大眾的階級陣線, 對抗新統治聯盟.

 

我們如果整理各人在社運圈子的經驗, 從社運開展, 反國民黨, 經過民主開放, 選舉, 到民進黨執政, 社運消退的過程, 或許也看得到台灣歷史發展的縮影.

 

Rosa Luxemburg談到議會路線的限制, 簡單一句話就清楚了:「參加資產階級政府的社會黨人, 必須面臨這樣的選擇: 要嘛, 他就得隨時隨地站在反對自己的部長同事們的立場上, 這勢必導致解除他的政府職務; 要嘛, 他事實上不再做一個社會黨人.」對走議會路線的投機者, Rosa Luxemburg:「他們把罷工當做一把摺疊小刀, 隨心所欲地打開或禁止它. 要用時, 便打開來使用; 不用時, 把它折起來放在口袋裡以防萬一.」議會路線不是完全走不通, 不過得清楚主體是誰, 條件是什麼. Rosa Luxemburg對於走議會路線的條件的看法是:「統治階級要知道在SPD議員背後, 有嚴陣以待的人民群眾, 一旦需要時, 他們會使用革命的拳頭.

 

民進黨就像Rosa Luxemburg批判的SPD投機者, 把群眾運動當做棋子, 要用時, 就動員群眾走街頭; 不用時, 就抹黑群眾是「街頭暴民」,「台獨基本教義派」,「台獨法西斯」,「大福佬沙文主義」, 禁止黨員參加群眾發起的街頭遊行. 本來人民是為了追求台灣獨立才把民進黨送進立法院和總統府, 選舉時, 民進黨拿台獨口號吸引選票, 選後, 若再講台獨就被他們說成是製造族群衝突. 目的變手段, 民進黨站在反對台灣被壓迫階級的立場, 已經變成台灣人追求民族與階級解放的敵人了.

 

無論是要民主, 進入體制反體制, 還是左派思想, 都是為了追求民族獨立這個目的服務的, 放棄最終目的的民主就是假民主. 日本時代台共領導的民族民主解放運動, 民進黨只走到一半便宣佈放棄了.

 

我們能從世界革命歷史學到經驗(不是copy), 台灣革命要評估台灣社會的條件. 這樣來, 我們才能清楚我們走到哪一階段, 接下來要做的是什麼? 不用再對民進黨有期待, 不用再和台派糾纏不清.

 

對我們來說, 我們要積極面對準備工作, 做思想武裝, 觀察社會力的變化, 要在符合社會條件的情勢下, 引導反抗運動的潮流.




讀《羅莎‧盧森堡傳》tio̍h Rosa Luxemburg kui世人勇敢teh kap體制鬥爭ê性命力讀冊做研究寫文章出冊演講, bú組織做宣傳khang-khòe, ùi i接觸革命運動了後, chiah-ê tōi ê生活重心. Chiâⁿ做德國社會民主黨(SPD) ê思想家政論家組織者kap演講者, i phēng SPD其他領導者koh khah優秀, koh khah phah, koh khah要求ka-tī. Ùi chia--, beh chiâⁿ做革命者除去思想hām行動, koh ài有驚--ê意志力hām樂天ê精神力量teh keng, 特別是i ê身體狀況hiah-nī-á bái.

 

I用唯物辯證法teh分析歷史發展ê規律總結歷史, mā檢討運動ê經驗, ùi chia chhōeê發展ê決定因素kap趨勢客觀ê社會環境情勢hām物質條件, koh有主觀ê人民意識思想Rosa Luxemburg teh判斷革命時機ê 2 ê條件.

 

lán來講看過hiah chē世界歷史hām革命運動了後, lán án-chóaⁿ用世界經驗來看台灣歷史ê發展án-chóaⁿ lán ùi 17世紀中一直hông殖民到taⁿ? 清國時代ê反抗是án-chóaⁿ ē失敗? Hit chūn ê社會基礎是siaⁿ? 日本時代ê反抗kap清國時代有siáⁿ-mihkâng? Hit chūn ê物質條件是siáⁿ? 人民ê反抗意識到toh? 228 tī歷史上政治上ê意義是siáⁿ? 中華民國ê統治基礎是siáⁿ? 反抗運動行到toh 1 khám-chām--a? Sio連續反抗失敗長期被殖民統治chiâⁿ lán siáⁿ-mih款被統治ê「智慧」? Lán ài了解過去ê限制kap不足, ùi chia chhōe tio̍h運動koh pháng---lih ê基礎, chhiâu-chhek lán ê方向.

 

台灣歷史發展到陳水扁政府teh hoah ài保衛「本土政權」ê khám-chām, hō͘陳水扁政權民族矛盾the̍ham-khàm in kap台灣被壓迫大眾ê階級矛盾. Chit êchūn, Rosa Luxemburg對運動ê檢討kap對頭人ê批判, tú-áthang來印證台灣社會ê問題.

 

農業社會ê清國時代經過190ê封山海禁中國福建廣東開始大量移民(走路求生存), 統治者koh是放牛食草ê統治心態, siōng直接ài面對--ê tō是原住民平埔kap漢人ê生存鬥爭tio̍h beh生存, tio̍h搶土地搶水源, tī che過程發生ê衝突是生存鬥爭, m̄是族群矛盾台灣話講:「放屎號jiah,「陳, gia̍há sio神主牌á kòng-kòng.」無kāng族群kāng宗族kāng所在kāngkoh有無kāng職業lóng有面對生活產生ê衝突.

 

面對清國統治者ê經濟剝削kap萬萬稅人若活--去當然beh péng, 31, 51統治者利用人民互相ê生存矛盾分化被壓迫者ê反抗力量台灣hō͘清國統治212, kiàn-pái造反lóng是「義民」鎮壓「暴民」. Hit chūn ê台灣iáu無形成全體人民共同運命ê意識對統治者ê反抗kan-taⁿ是反生存壓迫. M̄-koh清國經濟剝削ê規模擴大開港kap島內貿易ê發展, koh經過200冬大大細細ê造反事件, hō͘本底守tī ka-tī生活範圍ê地方觀念ta̍uh-ta̍uh-á phah--替後1階段形成ê台灣人意識phah基礎.

 

17世紀地理大發現替西方各國sio-cheⁿ海上霸權鋪路. 18~19世紀歐美國家積極teh擴展海外殖民地逼鎖國250ê日本接受帝國主義ê「洗禮」. 1868年明治維新了後日本開始資本主義ê發展. 1895年日本統治台灣了後開始殖民地剝削有清國時代累積ê基礎台灣chiah有法tō͘ tī日本統治初期形成南北有聯絡ê反抗清國兵hām日本兵初期ê武裝反抗是地方頭人領導ê保衛鄉土ê行動.

 

讀冊人ê中國士大夫思想hō͘反抗運動跳出封建koh保守ê中華民族主義ê限制, ùi清國時代ê「反清復明」到台灣民主國ê「永清」一直hō͘中國封建思想縛tiâu--leh, tiâu tī效忠舊頭家ê觀念, ná ǹg望統治者「良心發現」, ná siàu想西方強國保護另外1方面面對日本外來殖民統治開始形成「台灣人意識」koh pun/, Hō-ló / Hak-ngìn, 漢人/原住民--a.

 

日本高壓統治kap鎮壓武裝反抗ê另外1, mā開始近代化ê建設建立現代化ê衛生公共行政交通kap經濟對付「驚死愛錢顧面子」ê台灣人統治者開始安tah地主, ta̍uh-ta̍uh-á形成óa附統治者ê本土資產階級(買辦). 台灣人ê教育水準提升了後海外留學生chihtio̍h世界進步思想, koh有社會主義kap民族主義ê影響台灣人開始開展政治運動.

 

Kap3世界國家kāng留學生ùi殖民母國chah--tńg-ê進步思想, hō͘反抗運動chi̍t開始是beh同化beh自治結合地主本土資產階級知識份子ê台灣文化協會承認日本外來政權統治, tī「自治」chit ê終極目標ē-kha, chhui-sak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koh有文化啟蒙ê khang-khòe. 1928年台灣共產黨成立, tī黨綱第1條寫明beh爭取台灣民族獨立, kā反抗運動提升到民族民主解放運動tńg來現此時知是toh 1ê「民主進步黨」, tī申請中華民國認證成立chìn, tō先接受蔣經國開ê條件: bē-tàng主張台灣獨立, bē-tàng宣傳共產主義, bē-sái修改憲法, bē-sái改變國體國號.

 

日本國內政治經濟變化影響殖民統治政策. 1923年解除台灣人bē-tàng組會社ê限制台灣地主開始投入產業hām金融投資本土資產階級為tio̍h beh爭取koh khahê發展空間增加ka-tī ê政治影響力進行符合ka-tī利益ê議會請願運動本土資產階級1方面有kap統治者ê民族矛盾, 1方面kohkap一般勞苦大眾ê階級矛盾議會請願運動ē失敗反映chiah-ê矛盾統治者極加pun kúi ê總督府評議委員會êthat地主ê連自治ê要求to免想. Lō͘尾林獻堂因為hō͘銀行討siàu ê壓力宣佈放棄議會請願運動.

 

議會請願運動13冬內提出15 pái ê申請一直無得tio̍h統治者ê回應知識份子ta̍uh-ta̍uh-á kā khùikhǹg tī文化協會啟發人民大眾ê文化思想支援農民工人ê抗爭. M̄-koh台灣經濟hām社會結構ê轉變, kap讀冊人ê性格, hō͘文化協會內底無kāng出身kāng階級ê台灣人有無kāng立場, tiâu tī beh koh停留民主運動(議會/自治), iahkhiā tī勞苦大眾ê立場追求民族kap階級解放有文化協會做思想啟蒙ê基礎台共chiahthang kap農民工人建立聯繫kap組織繼續發展民族民主解放運動.

 

M̄-koh日本共產黨日本國內hông鎮壓, koh有第三國際對資本主義社會發展趨勢ê判斷ê影響, kap中國共產黨介入chiâⁿ台共內部ê人事鬥爭, hō͘台共無法tō͘好好á發展---致使影響無夠闊面思想無夠深化--, tī日本時代開始ǹg性命共同體發展ê意識, hō͘台灣人tī 228事件ê有才tiāu真緊形成全島ê武裝反抗.

 

日本時代台灣讀冊人ê「祖國」觀念bóng是不止áê概念, tī 1945年日本戰敗中國國民黨接管台灣ê, in動員群眾歡迎祖國軍隊入來台灣. 228事件ê, chiah-ê地方頭人知識份子soah hō͘中國國民黨thâi ê thâi, lia̍h ê lia̍h, ta̍k-ê chiah ùi祖國惡夢--nih cheng-sîn.

 

中華民國繼承日本時代ê統治基礎透過武器鎮壓經濟壟斷思想洗腦chit 3大統治術, tī「反共復國」神話--nih, 台共領導ê民族民主解放運動ê歷史, ùi chia hông切斷台派教授學者無人敢強調台共ê歷史, khah宣傳iáu是議會派自治派chiah-ê投降思想. Tī中華民國ê歷史解釋kap文化霸權--nih, 民族矛盾hō͘ in操作做族群衝突台獨主義者是製造族群衝突ê罪人.

 

Ùi祖國惡夢--nih cheng-sîn ê台灣人面對中華民國ê戒嚴統治繼續發展對抗性ê反抗運動日本時代留---hō͘國民黨thâitio̍h ê地方頭人, ùi爭取議會權來phah開台灣人反抗運動ê政治空間國民黨為tio̍h beh穩固統治基礎化解統治危機採用過去統治者「以台制台」ê政策選舉活動phah--ê空間, hō͘戒嚴時代ê台灣人有表達反抗ê機會強化反國民黨ê意識促成80年代熱phut-phut ê群眾運動.

 

M̄-koh國民黨有限度開放ê選舉運動另外1方面限制台灣人反抗意識ê繼續發展koh提升到以被壓迫階級做主體ê反抗意識台灣人ê反抗運動tō án-ne ta̍uh-ta̍uh-á hō͘選舉頭人引chhōatùi體制內ê改良運動去--a.

 

中華民國犧牲農業來促進工業ê建設形成80年代群眾運動發展ê條件農村破產農村人口流入去都市工業區kap加工區台灣勞工犧牲家庭時間kap勞動換---ê soah是鞏固chió數統治集團ê利益kap koh khahê剝削群眾運動台灣人長期hō͘國民黨政權壓迫ê不滿kui ê爆發---, m̄-tāⁿ挑戰國民黨ê政治限制, koh挑戰思想ê限制透過政治聚會kap街頭抗爭台灣人ê政治意識一直teh提升, mā 1 pái koh 1 pái提升抗爭訴求ê層次逼國民黨讓步無法tō͘ koh用過去高壓統治kap政治經濟壟斷ê手段台灣人爭取tio̍h phēng過去koh khah chē ê民主成果.

 

群眾運動lòng---ê政治空間kap民主成果, soah hō͘群眾運動培養---ê選舉頭人搶--去佔--, pìⁿ做是chió數政治精英ê成果, hō͘政治精英hoah做是選舉路線大勝利嚴重造chiâⁿ群眾運動hō͘選舉運動收編--人民群眾pìⁿin kap統治者pun利頭討資源êjí-á. 民進黨主導ê體制改良路線出日本時代文化協會ê發展kap限制, ta̍uh-ta̍uh-á kap人民群眾ê反體制抗爭路線切割, 1方面吸收人民群眾ê反抗力量, 1方面打壓抹烏群眾路線.

 

本底是國民黨控制ê政治經濟資源以台制台政策收tio̍h效果了後致使國民黨ài pàng資源hō͘民進黨財團買辦台灣本土勢力teh kap統治集團搶資源ê過程需要koh khahê政治權力做bah-kuh, 李登輝國民黨內底kap中國人ê鬥爭省長直選總統直選, hō͘李登輝hām陳水扁奴才變管家台派勢力óa李登輝kap民進黨身軀邊, jújú ká入去中華民國體制內底ê個人利益鬥爭體制改良pìⁿ做向體制投降, phēng舊統治集團koh khah需要鞏固個人利益ê來源──中華民國體制.

 

án-chóaⁿ台灣ê反抗運動終其尾lóngtùi議會選舉--án-chóaⁿ民進黨kōaⁿ人民群眾ê人頭入體制, chiâⁿ做新統治聯盟ê執政黨了後台灣人iáu tháu bē開民進黨情結hām李登輝情結?

 

Ùi鄭成功時代一直到國民黨時代ê保甲制度, hō͘台灣人狗咬狗無法tō͘形成集體ê被統治意識, kan-taⁿ怨人gâu, 10 ê11 ê派系chiâⁿ台灣人互相ê山頭文化.

 

中國封建保守ê「尊王」思想, kap中國士大夫ê思想對統治頭家效忠若換1 ê新頭家, tō搬舊頭家出來抵抗, ùi反清復明永清, hō͘日本人管khahhō͘國民黨管一直到chit-má普遍有人tehhō͘民進黨做不如koh tò-tńghō͘國民黨管chiah-ê講法, kám講台灣人生成ài有統治者kā lán統治? Kámlán lóng bē-tàng ka-tī做主人一再hông屠殺kap鎮壓, hō͘台灣人chhap政治反抗事業交hō͘別人去做橫直別人ê gín-á, thàng候人若做有起--, lán chiahóa--i, khah hiông--ê tō割稻á, chiah koh翻頭tò chàm 1 kha. 反形ê頭人文化án-ne形成--ê. 讀冊人立場sóasóaê性格, māchiâⁿ台灣人ê反抗運動階級意識無明確西方各國ê知識份子是khiā tī勞苦大眾ê立場群眾頭前台灣ê讀冊人是teh ǹg統治者恩賜ê利頭, khiā tī背叛勞苦大眾ê立場, bih tī群眾後piah.

 

台灣一直無思想kap歷史ê清算, mā無整理檢討過去ê反抗經驗, chiah ē一直tī kāngê問題--nihká, --無法tō͘有經驗ê累積另外lán mā tio̍h ùi時代背景kap物質條件來看反抗運動ê發展無論toh 1時代ê反抗運動lóngteh回應hit ê時代ê社會條件, māhit ê社會條件限制反抗運動ê發展. Tī清國時代ê封建農業社會農民暴動是頭1 ê階段交通hām資訊流通無利便chiâⁿ無法tō͘形成全體台灣人ê意識暴動當然chiâⁿtō hō͘統治者分化鎮壓--a.

 

kah日本時代有頂1階段形成ê社會條件進入以台灣人對抗外來殖民ê民族反抗階段議會運動促成思想啟蒙思想啟蒙促成社會運動ê基礎. M̄-koh tī農民佔主體ê日本時代階級意識iáu真粗淺台灣人意識koh chham-lām祖國ê幻想反抗運動tòe大戰ê爆發hō͘統治者ah落底, m̄-koh soah替台灣人ê民族民主解放運動phah基礎.

 

中華民國來台統治了後無論是統治政策iah是反抗運動lóng出日本時代ê規模選舉路線hō͘台灣人高度自治了後台灣人政治經濟精英soah形成買辦階級, kap舊統治勢力kap做新統治聯盟台灣koh 1 pái面對民族kap階級ê壓迫. Kohê反抗運動的確ài清算投機者, tī早前留---ê基礎繼續做思想ê深化組織勞苦大眾ê階級陣線對抗新統治聯盟.

 

Lán若整理各人運動kho͘-á ê經驗, ùi社運ê開展反國民黨經過民主開放選舉到民進黨執政社運消退ê過程, hōan-sè māē tio̍h台灣歷史發展ê縮影.

 

Rosa Luxemburgtio̍h議會路線ê限制簡單1句話清楚--a:「參加資產階級政府ê社會黨ê, tio̍h面對chit款選擇: beh, i tio̍h-ài不時khiā tī反對ka-tī ê部長hām同事ê立場, án-ne的確ē hō͘ i無官thang, i tō mài koh做社會黨ê.」對行議會路線ê投機者, Rosa Luxemburg:In kā罷工當做1支刀á, àiin ê需要決定behiah是禁止. Behê, tō kāá the̍h---; bòaiê, chiah koh收起來khng tī lak-tē-á.」議會路線是完全--chit, m̄-koh ài清楚主體是siáⁿ, 條件是siáⁿ. Rosa Luxemburgbeh行議會路線ê條件ê看法是:「統治階級àiiáⁿ tī SPD議員後piah, 1 tīn人民tehteh若有需要, in ē使用革命ê拳頭母.

 

民進黨Rosa Luxemburg teh批判ê SPD ê投機者, kā群眾運動當做棋jí-á, behê, tō動員群眾行街頭; bòaiê, tō講群眾是「街頭暴民」,「台獨基本教義派」,「台獨法西斯」,「大福佬沙文主義」禁止黨員參加群眾發起ê街頭遊行本底人民是為tio̍h beh追求台灣獨立chiah kā民進黨送入去立法院kap總統府選舉ê民進黨the̍h台獨口號吸選票選後koh講台獨tō hō͘ in講做是製造族群衝突目的pìⁿ手段民進黨khiā tī反對台灣被壓迫階級ê立場已經pìⁿ-chiâⁿ做台灣人追求民族kap階級解放ê敵人--a.

 

無論是beh民主進入體制反體制, iah是左派思想, lóng是為tio̍h beh追求民族獨立chit ê目的服務--ê, 放棄chit ê目的ê民主是假民主日本時代台共領導ê民族民主解放運動民進黨kan-taⁿ行到1tō tòng-tiāⁿ--a.

 

Lán ē-tàng ùi世界革命歷史學tio̍h經驗(m̄copy), 台灣革命ài評估台灣社會ê條件. Án-ne, lán chiah ē清楚lán行到toh 1 khám-chām, kohài--êsiáⁿ? koh對民進黨有期待koh kap台派teh ko-kolā bē.

 

lán來講, lán ài積極面對準備khang-khòe, 做思想武裝觀察社會力ê變化, ài tī符合社會條件ê情勢--nih, 引導反抗運動ê潮流.

 

──TGB通訊》82(2006/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台灣組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