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騎摩托車要前往蘇花公路時,經過花蓮富世村,看到一塊路標寫著「富世遺址」。3年沒來花蓮了,不知是否以前沒注意到,還是這幾年才有的,就決定繞進去看看。

 

富世村,一個夾在太魯閣國家公園與亞洲水泥花蓮廠中間的Truku部落,較為人所知的是他們與亞泥的「還我土地」抗爭。這個在台9線旁邊的小部落,一般車輛只是快速經過,現在又多開通一條新路「太魯閣大橋」,不用再繞進國家公園入口處這邊,富世村更加不被人注意了。

 

轉進部落裡,路小小的,也沒再看到指標,不知道「富世遺址」在哪裡?問一位路邊的Truku少年:「請問一下,剛才在外面看到路標......」話還沒說完,Truku少年就插話說:「你說那個古蹟喔,你去花蓮縣政府問縣長,去跟你們的縣長和議員要,我在這裡土生土長從來不知道有什麼古蹟,叫你們的議員和縣長趕快把古蹟搬走,外面的人進來這裡,害得我們連在路上都不能安心地走,製造我們的困擾。」本來以為這位Truku少年會指點我們方向,結果他卻愈說愈氣,原本熱烈與期待的心情卻被這少年踩在腳下,但是他的話卻開始在我內心翻滾......

 

在網路上搜尋「富世遺址」,得到的結果是:「富世遺址原來稱『太魯閣遺址』。位置在立霧溪河口,太魯閣國家公園大牌坊前方約一百公尺的上方河階地。遺址在這處河階地的最上一層,像彎眉月的地形,長約300公尺,寬約30~50公尺。這處河階地上有許多處石頭堆集在一起,就在其中的一堆裡面,看到有一塊石柱。這塊石柱的頂部一段有很明顯,經過人工打磨成柱的痕跡。它的形狀很像是台灣東部『巨石文化』中的『單石』。」也規定:「考古遺址目前受到民國七十一年五月制定的『文化資產保存法』的明文保護,因此任何破壞遺址的行為均屬違法,其行為人為公共罪人,任何人皆可以檢舉。」遺址是公共財,我同意,不過為什麼那位Truku少年會那麼生氣,說要拆掉?

 

經過20年的政治鬥爭過程,台灣人一步步地走尋台灣的主體,以對抗中國與國民黨的統戰及思想封鎖。原住民文化,平埔認同,史前文化的史料出土與遺址發現,讓我們了解到我們如何而來?從何而來?我們的祖先輩如何生活?至少,讓我們不用再陷於中國原鄉這個唯一來源的漩渦裡跳不出來。

 

遺址就是先人留下來的生活型態,如住屋建築,生產方式,生活工具......等,可以說是我們目前生活的過去式;而未來,我們此時的生活型態也將成為子孫輩保存的遺址。保存遺址,是為了記錄歷史;記錄歷史,是讓我們了解自己是什麼人;知道過去,是為了找尋往未來邁進的方向。如此說來,保存遺址何嘗不是為了建立我們自身的主體性。那位Truku少年會這樣對我們說,我想他應該遇過不少像我們這種過路客在問吧!部落裡的道路似羊腸小徑,原本他們可以很安心舒適地在路上行走,現在汽機車開進部落裡,連最起碼的行路權都被威脅到。對Truku來說,先是祖先的土地被政府與財團騙去,現在的生活環境又得忍受觀光客的來來去去,若換成是我們,我們會如何?

 

原本須保存的遺址,若是影響到現在的生活,造成困擾時要怎麼辦?這讓我想起以前在討論原住民文化觀光化時,有一位原住民朋友表示反對,他說現在談到原住民文化,就只有唱歌跳舞,但是唱歌跳舞只是他們生活中的一部份,現在卻變成他們文化的全部,還得特意表演給外人看。是啊!不只是原住民的部份,連平埔族的阿立祖夜祭是否也有這種趨勢?我們本來要保存記錄的原住民文化與平埔文化,是為了學術研究與開放參觀,還是為了補足我們生活的內涵及文化傳承?我們是在消費還是在重視?我們是不是須要回頭再思考,我們找尋祖先的遺跡是為了什麼?我們的主體在哪裡?文化在哪裡?富世遺址又在哪裡?

 


 

Hit工騎tùi蘇花公路ê, 經過花蓮富世村, tio̍h 1 ê路標寫『富世遺址』. 3冬無來花蓮, m̄知是khah早無注意--tio̍h, iahchit kúichiah chhāi--ê, 決定oat入去看māi.


富世村, 1 êtī Truku國家公園kap亞洲水泥花蓮廠中ng ê Truku部落, khah--êin kap亞泥ê「還我土地」抗爭. Tī9線邊--á ê小部落, 一般車phiu--leh tō, chit-má koh ke khui 1 chōa新路『太魯閣大橋』, se̍h入去國家公園, koh khah bē hông注意--tio̍h.


Oat入去部落內底, 路細細條á, kohtio̍h標示, m̄知『富世遺址』tī toeh? 問路邊ê Truku少年: 請問一下, 剛才在外面看到路標......』話iáu-bōesoah, Truku少年tō chhah話講: 你說那個古蹟喔, 你去花蓮縣政府問縣長, 去跟你們的縣長和議員要, 我在這裡土生土長從來不知道有什麼古蹟, 叫你們的議員和縣長趕快把古蹟搬走, 外面的人進來這裡, 害得我們連在路上都不能安心地走, 製造我們的困擾.』本底kiohchit ê Truku少年beh kā góan, 結果i soah jújú siūⁿ-khì, 原底jia̍t-phut-phut êchiâⁿ soah hō͘ Truku少年tàn tī tá-má-ka, m̄-koh i êsoah tī góa心內開始kún-ká......


網路chhōe『富世遺址』, ---來是:富世遺址原來稱「太魯閣遺址」. 位置在立霧溪河口, 太魯閣國家公園大牌坊前方約一百公尺的上方河階地. 遺址在這處河階地的最上一層, 像彎眉月的地形, 長約300公尺, 寬約30~50公尺. 這處河階地上有許多處石頭堆集在一起, 就在其中的一堆裡面, 看到有一塊石柱. 這塊石柱的頂部一段有很明顯, 經過人工打磨成柱的痕跡. 它的形狀很像是台灣東部「巨石文化」中的「單石」.Koh有規定: 考古遺址目前受到民國七十一年五月制定的「文化資產保存法」的明文保護, 因此任何破壞遺址的行為均屬違法, 其行為人為公共罪人, 任何人皆可以檢舉.』遺址是公共財, góa同意, m̄-kohán-chóaⁿ hit ê Truku少年ēkahphut-phut, hoah beh thiah?


經過20ê政治鬥爭過程, 台灣人11tehchhōe台灣主體, beh對抗中國kap國民黨ê統戰kap思想封鎖. 原住民文化, 平埔認同, 史前文化e5研究hām發現, hō͘ lán thèng好了解lán án-chóaⁿ? Ùi toeh? Lán ê祖公á án-chóaⁿ生活? Siōng, hō͘ lánkoh ká tī中國原鄉chit ê唯一來源ê ká-lê-á--nih--.


遺址khahê人留---ê生活型態, khiā-ke建築, 生產方式, 生活ke-si......ē-sái講是lán現此時生活ê cháng; tī未來, lán現此時ê生活型態mā ē pìⁿlán ê kiáⁿá保存ê遺址. 保存遺址, beh記錄歷史; 記錄歷史, beh hō͘ lániáⁿ lánsiáⁿ-mih; iáⁿ過去, beh chhōe tio̍h未來án-chóaⁿ. Án-ne--, 保存遺址kám m̄beh建立lán ka-tī ê主體性. Hit ê Truku少年ē án-negóan, góai應該chiâⁿ chēgóan chit種過路客teh, 部落內底ê路細kāiá, 本底in ē-tàng chiâⁿ sù-sī tī--nih, chit-má 2iah 4êoat入去部落, siōng, ---tō ke khah危險. Tùi Truku來講, tāi先是祖先ê土地hō͘政府hām財團騙--, chit-má ê生活環境koh tio̍h忍受觀光客ê來來去去, 若換做是lán, lán ē án-chóaⁿ?


本底ài保存ê遺址, 若是影響tio̍h現此時ê生活, chiâⁿ困擾êbeh án-chóaⁿ? Che hō͘ góatio̍h éngteh討論原住民文化觀光化ê, 1 ê原住民朋友表示反對, ichit-mátio̍h原住民文化, tō kan-taⁿ是唱歌跳舞, m̄-koh唱歌跳舞kan-taⁿin生活ê 1部份, chit-má soah pìⁿin文化ê全部, koh tio̍h專工表演hō͘外人看. --a, m̄-tāⁿ原住民ê部份, 連平埔ê阿立祖夜祭kám m̄chit ê趨勢? Lán本底beh保存記錄ê原住民文化kap平埔文化, 是為tio̍h學術研究kap開放參觀, iah是補足lán生活ê內涵kap文化傳承? Lánteh消費iahteh重視? Lán kámtio̍h hoankoh tńg來想看, lán tehchhōe祖先ê kha-jiah是為tio̍h siáⁿ? Lán ê主體tī toeh? 文化tī toeh?『富世遺址』koh tī toeh?

 

──TGB通訊》85(2006/1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台灣組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