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政經體系聯手打壓勞資動者

問:工會幹部在面對這些狀況時如何因應?

 

答:工會幹部要經過這種歷程是很艱苦的,而且大部份是由個人承擔,因為很少人有能力站出來與資方對抗。面臨關廠的工會一般也很少事前做好勞工教育與心理建設,一旦遇到關廠便無所適從,甚至想法會配合資方,如「現在抗爭資方馬上關廠」等想法。其實資方本來就打算關廠,抗不抗爭對資方都一樣,有時資方也會欺騙勞方,這就是缺乏對勞工做思想教育的結果,往往關廠抗爭愈久勞方愈容易被資方滲透,致抗爭毫無結果。這是台灣關廠問題的一大困境。

 

若要處理這些問題,第一、自己是否有能力處理;第二、勞工運動的思想教育並非只有在關廠時候做,平常就應該進行,但事到臨頭時不可能從頭做起,所以對關廠的處理方式有一路線是透過政治鬥爭的方式來完成,經濟面的鬥爭暫緩,重點在政治面透過與國家機器的對抗與衝撞,讓工人了解自身的困境。

 

中華民國政權至今仍無關廠法、資金外流管制法等,除了勞基法外,勞工毫無任何保障,而勞基法對資遣費、退休金保障的罰責不是欠缺就是過輕,資方多以身試法,因為(1)主管機關多半不會對資方做強制追討或拘提的動作;(2)司法體系中少有研究勞動法的,整個法官系統也都不知勞工的處境,若照一般訴訟案件進行,少則一年多則拖至五、六年,尤其法院對勞工運動多有敵視,所以工會幹部常常被法官為難。

 

從關廠運動中得到的結論就是只有做體制外的運動,才有可能使資方退縮。甚至須以體制外運動喚醒勞工的政治意識,使勞工事前警覺、事發集中力量,針對政治結構做鬥爭。

 

工運路線須論辯釐清

問:路線問題很重要,但是工運界在路線上似乎都少有論辯?

 

答:工運人士多不願辯明工運路線,這是不健康的,不說並不代表問題能解決。台灣工運中統獨其實是一關鍵問題,現今台灣勞工遇到的困境與國家體制是否健全有著很大的關連;另外,很多人不了解左派運動不僅做階級鬥爭,在意識型態與文化上也要鬥爭。

站在這一點上,我們就無法諒解統派人士的觀點。反封建應該也是左派該做的事,對中國霸權這個封建帝國應有所批判,而非只看形式上是共產主義國家就可以忽略。這些自稱左派人士的思想其實很封建,很右派的,可說是實踐與理論皆不足。未來台灣共和國的公民若都是由一些是非不分的人所領導,就無法成為現代國家,仍會停留在封建、落後國家之林。

 

今日社運工作者若連基本立場都含混其辭、模糊不清時,就喪失進步的條件了。其實,台灣工運的問題多半出在知識份子身上,他們對理論不清楚、實踐也不徹底,只是以看似複雜難懂的理論做晃子,讓人民以為他是飽學之士,其實他們無法真正走入人民,也不能對自己負責。因此,若將路線說清楚,台灣勞工運動就不會如此坎坷;反之,也因為有這些人,所以勞工運動更難推展。

 

台灣社會運動需要一次文化大革命,因為占有資源的社運領導人多為「封建反動份子」,依賴這些人社運怎麼可能發展?草根人民的力量又如何展現?

 

發動社運的文化大革命就是要將路線、思想釐清,不只口說還須展開批判與辯論,若不經此過程,則左派中有很多人會將建國運動批成右派,並與國族主義畫上等號。

 

運動者應勇於自我批判

問:在中華民國外來體制下,運動應將社會矛盾與民族矛盾結合,才能引動出進步的社會力。運動界怎會有前述的那種思考盲點呢?

 

答:其實,這是不清楚歷史發展所造成的。「民族壓迫」某個程度來說是歷史的必然,一個國家有異民族入侵,佔領資源、土地,形成民族對立,所以民族主義是進步的,左派也需處理這種問題,而非將民族運動推向國族主義。

 

現今,台灣仍是少數人佔大多數人的資源,如眷村改建條例即為一例。如果運動者連這麼清楚的事實都不去面對,就表示他自我欺瞞,甚至自身就是既得利益者,這種狀況就須經由鬥爭才能改變。

 

台灣社運界往往不將路線、意識型態說清楚,口喊團結,私下扯後腿,這種文化愈來愈糟,甚至連西方民主國家的標準都不及格。民主是透過公開辯論、說服後領導,確立方向,共同服從。但是,台灣在國民黨外來政權五十年中國「宮廷鬥爭文化」的「薰陶」下,連社運界也無可倖免。所以要成為進步的運動者就須自我批判,運動界也須做整體批判。

 

現今,台灣擁有強大的社會力,但社運團體的運動者卻無能引導,這才是最大問題。社運工作者往往走在人民後面,因為他們沒有完成文化與自我改造,也缺乏追求基本自由、自主的概念,更惶論追求公義的社會主義。社會主義強調以民為主、互相尊重的概念,這個過程是不可能跳躍的。

 

「多元聯合」結合社會進步力量

問:工運、弱勢者運動與建國運動聯結的基礎在那裡?

 

答:台灣工運與建國運動關係密切。以勞動者做主體的建國運動,第一、勞動者的立場要站穩;第二、現今社會矛盾本源在於階級矛盾上,但表現形式多元。所以運動者須透過聯合將所有被壓迫者聚集,只要立場堅定,方向就會無誤。例如,團結工聯的行動綱領清楚地將各種運動聯結,如原住民運動、婦女運動、環保運動等。

 

原住民問題追根究底就是階級問題,階級矛盾若不能解決,文化解放或自治等目標就無法完成。少數民族只有經濟地位與多數人相同時,才能得到其他如文化的尊重等。

 

婦女運動也一樣,因為女性在生活上同時受資本經濟與父權的控制,婦女運動若不走入基層人民,不可能號召出人民力量來衝擊既存社會價值體系,所以婦女運動要透過對資本體系和父權的鬥爭才能完成。

 

這就是「多元聯合」。本質上有一些基本原則,但以多元聯合的面貌呈現。多元聯合透過這種方式建立,才能較全面地追求到公義社會。所以,現今工運不是靠單打獨鬥或固步自封於工會內就可以完成的,工運若不趕快踏出腳步與各個社運聯合,最後必定萎縮於舊時代的論述中。表面上,工運有多元的面向,但實際上要解決的問題只有一個,就是「剝削與壓迫」。

 

工運口號「反封建、反剝削、反壓迫」的本質是相同的,左派運動者不應死板地將其分割;反之,應積極地將它做一統合,有了基本思想再做行動。強調的是做工運的左派運動者對世界應有一基本的哲學觀、世界觀、歷史觀;世界觀就是對世界的分析、歷史觀就是對台灣歷史的了解,才能確立運動的方向。

 


 

政治經濟體系聯合打壓勞工運動

: 工會幹部tú tio̍h chiah-ê情形êbeh án-chóaⁿ?

 

: 工會幹部tī che過程實在真艱苦, 大部份koh lóng是個人teh承擔, 真罕得有人有才tiāu khiā出來kap資方對抗. Tú tio̍h關廠ê工會, 一般oh事先tō kā勞工教育hām心理建設chhòng好勢, tú tio̍h關廠tō m̄beh án-chóaⁿ--a, ê甚至ē配合資方, 像講「chit-má若抗爭, 資方tō ē sûi關廠」chit款想法. 其實資方本來àn-sǹg beh關廠, beh抗爭--, 對資方lóng kāng. 有時á資方mā ē騙勞工, che tō是欠缺對勞工做思想教育ê結果, 關廠抗爭, 勞工tō jú ē hō͘資方分化, 瓦解抗爭. Che是台灣關廠問題真大ê困境.


beh處理chiah-ê問題, 1, ka-tī kám有能力處理; 2, 勞工運動ê思想教育m̄是等關廠êchiah, 普遍時á tio̍h-ài進行. Tú--tio̍h ê時無可能ùi頭開始做, m̄-chiah對關廠ê處理方式, 1種路線是透過政治鬥爭來完成, 經濟面ê鬥爭暫時先按下, 重點政治面透過kap國家機器ê對抗, hō͘工人了解ka-tī面對ê困境.


中華民國政權到taⁿ iáu無關廠法, 資金外流管制法等等, 除去勞基法, 勞工無任何保障. 勞基法對資遣費, 退休金保障ê處罰m̄是欠缺siuⁿ過輕, 資方m̄hông, 因為(1)主管機關真罕得對資方強制追討iahlia̍h; (2)司法體系研究勞動法--êchió, kui-ê法官系統mā lóng m̄知勞工ê處境, 若照一般案件來進行, siōngmā tio̍h 1, 拖到5~6, 特別是法院khah bē khiā tiàm勞工運動chit-pêng, 工會幹部tiāⁿ-tiāⁿ ē hō͘法官刁.


Ùi關廠運動得--ê教示ài做體制外ê運動, 資方chiah ē khahchām-chat. 甚至ē-sái, tio̍h-ài用反體制運動來呼召勞工ê政治意識, hō͘勞工有警覺, tāi-chì發生ê時知iáⁿ ài集中力量, 對政治結構鬥爭.


工運路線ài論辯hō͘

: 路線問題chiâⁿ要緊, m̄-koh工運界ná lóngsiáⁿ beh談路線問題?

 

: 工運人士確實真無愛講工運路線, án-ne真無正常, bòai談無表示問題有法tō͘解決. 台灣工運ê統獨其實是真重要ê問題, chit-má台灣勞工tú--tio̍h ê困境, kap國家體制kám健全有chiâⁿê牽連. 另外, chē人無了解講, 左派運動m̄-tāⁿ重視階級鬥爭, tī意識型態kap文化層面mā ài鬥爭.


Góan tō對統派ê觀點真諒解. 反封建應該是左派àiê tāi-chì, 對中國霸權chit-ê封建帝國mā ài批判, bē-sái kan-taⁿ形式上kā in看做是共產主義國家. Chiah-ê自稱左派ê, 思想實在真封建, 真右派, 實踐kap理論lóng真不足. 未來台灣共和國ê公民若lóng hō͘無是非ê人領導, beh nah有法tō͘ chiâⁿ做現代國家? Beh nah有法tō͘脫離封建kap落伍ê束縛?


社運工作者若連基本ê立場tohut bēê, tō失去進步ê條件--a. 其實, 台灣工運ê問題大部份是智識份子造chiâⁿ--ê, in理論讀無通, 實踐koh無徹底, lóng sa複雜oh bat ê理論來háⁿ, hō͘人民kioh-sī in bat真透, 其實in無法tō͘正經行入去人民群眾內底, mā無法tō͘ka-tī負責. Góa m̄-chiah ē, 路線講hō͘清楚, 台灣勞工運動tō bē chiah艱苦做--a; tō是有in hiah-ê, 勞工運動chiah ē hiah oh sak.


台灣社會運動tio̍h-ài1 pái文化大革命, 因為掌握資源ê社運領導者, chē lóng是「封建反動份子」, beh ǹg--in, 社運nah pháng ē? 草根人民ê力量nah有機會tín---?


發動社運ê文化大革命ài kā路線kap思想講hō͘, m̄-taⁿhoah, koh ài進行批判kap辯論, 若無án-ne, 左派內底真chētō ē kā建國運動批做是右派, kap國族主義牽tàu-tīn.


運動者ài敢自我批判

: Tī中華民國外來體制--nih, 運動ài kā社會矛盾hām民族矛盾結合, chiah pháng ē出進步ê社會力. án-ne, 運動界nah ē有頭前hit款問題--leh?

 

: 其實che是對歷史發展無了解來造chiâⁿ--ê. 「民族壓迫」ē-sái講歷史ê必然, 1 ê國家有外族來統治, 佔領資源kap土地, 形成民族對立, 所以民族主義是進步--ê. 左派mā ài面對chit種問題, m̄民族運動sak tùi國族主義去.


Chit-má台灣iáuchió數人佔大多數人ê資源, 像眷村改建條例1 ê. 運動者若連chiah清楚ê tāi-chì to bòai面對, tō表示i tehka-tī, hōan-sè i ka-tī tō是既得利益者, chit種情形一定ài用鬥爭chiah ē改變.


台灣社運界lóngbeh kā路線kap意識型態講hō͘清楚, hoah團結, 私底下khiúkha, chit款文化, 連西方民主國家ê標準to無夠格. 民主是透過公開辯論, 說服對方了後來領導, 確定方向, 共同服從. M̄-koh台灣hō͘國民黨外來政權50冬中國「宮廷鬥爭文化」洗腦了後, 連社運界洗透透. Góa chiah ē強調講, beh chiâⁿ做進步ê運動者, tio̍h-ài自我批判, 運動界mā ài有整體性ê批判.


Taⁿ台灣已經有真強ê社會力, m̄-koh社運團體ê運動者soah無才tiāu引導, che chiahsiōngê問題. 社運工作者éng-éng lóngtiàm人民kha-chhng, 因為in無完成文化kap自我改造, mā欠缺追求基本自由iah是自主ê概念, koh khah免講beh追求公義ê社會主義. 社會主義強調人民作主kap互相尊重ê概念, chit-ê過程是bē-tàng làng---ê.


「多元聯合」結合社會進步力量

: 工運, 弱勢者運動kap建國運動聯合ê基礎tī toh?

 

: 台灣工運kap建國運動關係真密切. 以勞動者做主體ê建國運動, 1, 勞動者ê立場ài khiā hō͘ chāi; 2, chit-má社會矛盾ê根源tī leh階級矛盾, m̄-koh形式上真多元. 運動者ài透過聯合所有被壓迫者結chò-hóe, 立場若堅定, 方向tō ē正確. 像講, 團結工聯ê行動綱領真清楚beh聯合原住民運動, 婦女運動, 環保運動等等.


原住民問題追到siōng是階級問題, 階級矛盾若無解決, 文化tháu-pàng iah是自治chiah-ê目標lóng無可能完成. Chió數民族ê經濟地位kap多數人sio-kâng ê, chiah ē有文化ê尊重等等.


婦女運動mā kāng, 女性同時受tio̍h資本經濟kap父權ê控制, 婦女運動若無行入去基層群眾, 無可能呼召出人民力量來挑戰既有ê社會價值體系, 婦女運動mā ài透過對資本體系hām父權ê鬥爭chiah有機會完成.


Che tō是「多元聯合」. 本質上有chi̍t-kóa基本原則, m̄-koh形式上以多元聯合表現---. 多元聯合透過chit種方式建立, chiah ē-tàng khah全面來追求公義社會. Chit-má ê工運m̄是靠個人抗爭iah是關工會內底tō ē-tàng完成--ê, 工運若m̄kā khahāⁿ---, kap各種社運聯合, lō͘尾一定ē hō͘舊時代ê思考jôe--. 表面上, 工運有多元ê形式, m̄-koh實際上beh解決ê問題kan-taⁿ 1 ê, tō是「剝削kap壓迫」.


工運ê口號「反封建, 反剝削, 反壓迫」, 本質是sio-siâng--ê, 左派運動者無應該用教條切割; 顛倒頭來, 應當ài積極kā chiah-ê結合chò-hóe, 先有基本ê思想chiah來行動. 工運ê左派運動者對世界ài有基本ê哲學觀, 世界觀kap歷史觀; 世界觀是對世界ê分析, 歷史觀是對台灣歷史ê了解, án-nechiah有才tiāu確定運動ê方向.

 

──TGB通訊》89(2007/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台灣組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