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參加活動,聽一位建築背景的教授說了一個故事:921地震時有許多國中、國小倒塌,慈濟協助幾間校園重建,剛好那位教授的日本朋友(學者)到災區了解重建情形,教授問日本是否有小學校園因天然災害倒塌,由民間團體捐建的案例,日本學者馬上回答:「沒有。」接著說:「因為我們的小學不會倒。」

 

日本小學不只是小朋友的學習場所,更是社區的避難所,如果輕易倒塌、毀損,要如何保護小朋友的生命安全,又要如何提供社區居民避難呢?因此日本人可以自信的說:「我們的小學不會倒!」

 

另一個故事是一位小學校長談學校的文資保存,他將學校三合院建築的左龍拆掉蓋新的,拆掉十餘間舊教室興建八間現代化的教室,八間新教室的空間反而比舊有的十餘間空間還大,因此仍能達到左右龍的平衡,不會長短不一。

 

會後閒聊問校長關於學校提倡文資保存卻拆掉舊教室蓋新的想法,校長說台灣的校園建築平均壽命是30年,最多就是50年,意思就是為了安全考量不得不拆舊建物。

 

這回答令我百思不解,台灣許多建築都有百年以上的歷史,一般的住宅也不只50年的壽命,30年以上的中古屋還是有人買,為什麼校園建築就只有30年的壽命。是因為學生的生命不重要、教育的學習環境不重要?所以可以隨便蓋。還是因為政府機關經費編列有經、資門的比例,為了妥善花掉資本門,因此每年依序給各級學校進行拆舊建物蓋新樓的比賽,以求得完美的執行率嗎?更或者是統治者不願意我們保留太多的歷史記憶,有計畫地從學習空間剷除歷史感,所以台灣有不少百年學校,但校園內卻少見百年的歷史足跡。

 

日本曾經統治台灣50年,許多在台灣出生或在台灣成長的日本人,流行回來台灣尋找小時候的記憶,雖然許多的記憶已被拆毀,他們還是到舊地憑記憶留念,若能找到連結過去生活的蛛絲馬跡記憶即欣喜不已,甚至年年回來追憶。

 

在台灣或許多數人難理解日本人的這些行為,因為我們不只剷除日本殖民的軟硬體,連我們自己的生活記憶、祖先留下的生活空間場域也常常為了經濟發展被剷除殆盡。

 

不知是否因為國民政府是敗逃政權,統治者抱著隨時準備落跑的心態,所以沒有長遠規劃,只有短視近利,更不用說永續概念,因此校園建物平均壽命只能30年應該算正常吧!

 

 

──《TGB通訊》第177期(2014/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台灣組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